close

 


聖怡樂主教、聖師(St. Hilary of Poitiers) 1月13日


聖怡樂清楚自己熱愛    天主,確信    天主子繼承了天國的產業。


聖怡樂於第四世紀初期出生於高盧普瓦鐵(Poitiers,今日的法國)一個貴族


家庭,在一個非基督化家庭中成長。


聰明、好學的怡樂對人生有著滿腹疑問:生命的意義為何?既然人終究一死


,活著又為何呢?人生的幸福何處尋?    神存在嗎?


看著身旁的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為了滿足慾望;同哲學家討論時,他


都同意人異於動物,應超越純粹的慾望,擁有美好德性的生活;然而,怡樂


在心裡認為,人活著,不僅只是為過著良善的生活而已。


若是生活沒有德性,人就會陷於罪惡和憂苦;然而,只有德性的生活並不能


滿足怡樂的心靈,他要追求賦與德性的那一位。


人們告訴他許多有關    神的事情;有些,直至今日,我們猶能聽聞,諸如,


萬物皆有    神;    神造萬物,但是,並不關照萬物;抑或,    神只是受造物


的表相等等。怡樂內心十困惑,既然,    神造生萬物,就沒有任何事物大過


於    神,祂必定對萬有付出關愛,否則,為何創造萬物呢?


怡樂試著求助希伯來人典籍和聖經;當他翻到出谷紀中,


天主對梅瑟說的那一句話:「我是自有者」,一切都豁然開朗。


他說:「我相當驚訝    天主這麼表白自己!能把一個這麼難理解的概念,以


這麼人性的方式表達」。繼而,在聖詠與先知書中,怡樂發覺了更多


天主的權能、關懷和美善。


「我去那裏,才能逃避的面容?」(詠一三九【一三八】7


怡樂肯定了    天主無處不在,祂是惟一的主。


怡樂認識了創造萬物的主,但是,他還是疑惑:自己是怎樣的一份禮物?


難道,    天主造生萬物只是為了「使無中生有,再讓萬有歸於無寂」?


怡樂翻開若望福音,由「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    天主同在,聖言就是


天主;聖言在起初就與    天主同在。」(若一1-2)這段話中,他認識了


天主子,曉得耶穌為帶給相信的人永生而降生於世;怡樂的心靈平靜了。


藉著認識主及耶穌基督,他也認識了自己,「此後,不再視生命為阻礙和煩


惱,而是重要的一份禮物,猶如病人忍受生活上的各種考驗,為獲得永生的


福樂。」怡樂於是領洗,成為基督徒。


怡樂曾結婚,並育有一女;但是,在教友及神職人員的簇擁下被立為普瓦鐵


主教。


當時,亞略異端( Arians )十分盛行,他們不相信耶穌基督的神性,並且,


擁有諾大的權力,能夠左右康士坦丁大帝;這股勢力也造成許多基督徒遭受


迫害。


三五六年,由於怡樂主教不願參與亞略異端譴責亞大那削( Athanasius )的


行動而慘遭放逐至東方。


初為主教,怡樂對亞略異端並不熟悉,他不願隨亞略異端譴責亞大那削,只


因不喜他們的作為。直至被放逐後,怡樂了解自己有責任起身與亞略異端抗


辯;他開始研究亞略異端,探討東正教是如何回應亞略異端。


他勤於寫作:「雖身處異域,依舊要談論    天主聖言;聖言不應被束縛綑綁


,祂應帶給我們自由」。他論及聖三的道理:「一人若要試著清楚講論


天主,就是不清楚界線,超越自己的能力。    天主集父、子、神三位於一體


,凡此均難以言明,難以概括,難以理解。」


                                              ( 摘自    天主教輔仁大學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