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屆世界病人日,教宗方濟各文告:
優先建立與病患的個人關係
圖: 教宗訪問孟加拉國時探望病人。
元月十二日,教宗方濟各為第二十九屆世界病人日
撰寫的文告公諸於世;教宗依照主題提出幾點省思
:祝願社會更有人性、更懂得照顧最脆弱和受苦的
成員,不讓任何人感到孤單、受排拒和被遺棄。
世界病人日文告的主題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
,你們眾人都是兄弟』(瑪廿三 8);第二十九屆
世界病人日將於二月十一日露德聖母瞻禮舉行。
教宗在文告中特別念及全世界因新冠病毒受苦的人
,對窮人和邊緣人表達他的精神關懷和教會的關愛。
教宗對今年的主題提出幾點省思:
首先、耶穌批評那些只説不做的人的偽善(參閲瑪
廿三 1~12)。
教宗指出,耶穌的批評也針對我們每個人;因為,
沒有人能免於偽善的惡行,這種行為使信仰與實際
生活脫節。
面對弟兄、姐妹需要幫助的情況,耶穌提出的行為
典範乃是『停下、傾聽、與他人建立直接和個人的
關係、對他人有同理心及參與他的痛苦並為他提供
服務』。
其次、患病的經歷令我們感到自己的脆弱,同時也
需要別人的幫助。
我們感到無能為力,懷著信德向 天主求問疾病的
意義;在艱辛地尋求生命的新意義時,朋友和親人
常是愛莫能助。
教宗提到聖經人物約伯,他在遇難中得不到妻子和
朋友的陪伴,反而受到他們的指責,因而更加感到
孤獨和迷惘。
但是,他拒絕各種偽善,選擇對 天主和對他人誠
信的道路;他的呼求最終得到了 天主的垂聽。
談到第三點省思、教宗強調,疾病總是有一個面容。
目前的疫情揭示了醫療系統的許多缺陷,年長者、
最弱小和易受打擊的人不一定能得到治療,而且,
時常得不到公平的待遇。
同時,疫情也凸顯了醫護人員、義工、員工、司鐸
、男女會士的慷慨奉獻,他們以各自的專業、忘我
的精神、責任意識和愛心去幫助、照顧、安慰和服
事許多病患和他們的親人。
事實上,關懷,是用以扶助和安慰病苦中的人的珍
貴香膏;做為基督徒,我們要以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為楷模去對待近人,像 天父那樣慈悲,尤其關愛
弱小者和受苦的人。
教宗在此提到友愛、關懷的重要性,他強調,服務
意味著照顧那些在我們家中、社會上和民衆當中的
弱勢者(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日,在哈瓦那的彌撒
講道)。
服務總是注視著弟兄的面容、觸摸他的身體、感覺
他的接近,有時,甚至為他的接近而受苦,並尋求
他的提升;因此,服務,絕不是某種意識型態,因
為受服事的不是思想,是人(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
日,在哈瓦那的彌撒講道)。
在第四點省思中,教宗懇切希望有一種良好的療法。
他解釋道,這乃是在需要照顧者與照顧他們的人之
間建立一種協約;這協約以信任和相互尊重、誠信
和樂於助人為基礎,如此才能超越各種防護屏障,
將病患的尊嚴置於中心,保護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
,並與病患的家屬保持良好關係。
在基督的仁愛中,這種與病患的關係找到取之不盡
的泉源,而如此行事。
事實上,那能使病患和照顧他們的人的處境具有圓
滿意義的,正是藉著基督死而復活的奧蹟所湧現出
的愛。
《福音》多次描述耶穌的醫治絕非行魔術,是相遇
的果實,耶穌在這種人際關係中將 天主的恩典賜
予相信和接納的人,就如耶穌屢次重複的那句話:
『你的信德救了你』。
教宗祝願社會更有人性、更懂得照顧最脆弱和受苦
的成員,不讓任何人感到孤單、受排拒和被遺棄。
最後,教宗將所有病患、醫護人員以及那些在受苦
者身旁盡忠職守的人託付給病人之痊和仁慈的聖母
瑪利亞,願她從露德山洞和全世界無數個敬禮她的
朝聖地扶持我們的信德和望德,幫助我們以兄弟的
友愛彼此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