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找甚麼? (若一 35~42)
張春申神父著
禮儀年中,將臨期和耶穌聖誕期後,開始常年期;常年期
分為二段,中間由四旬期和耶穌復活期隔開。
常年期前後二段,整體來說,是紀念主基督的傳教生活。
今天,是常年期第二主日;是的,常年期每個主日的福音
,或者關於耶穌講的道理、或者關於耶穌的行動。不過,
千萬應當注意,在禮儀中,我們不應當把那些道理或行動
當做過去的歷史。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頒布的禮儀憲章,對於復活的基督
不同的臨在方式有著相當完整的說明;大公會議說:
「基督常與教會同在,尤其臨在禮儀中;在彌撒聖祭中,
祂一方面臨在司祭身上……,另一方面,祂更臨在聖體形
象裏。
祂又因自己的德能臨在聖事內……。
祂也臨在自己的言語內;因而教會恭讀聖經,實在是基督
親自發言……」。
這樣看來,每當我們在彌撒中聆聽福音中耶穌的道理時,
應當深信,此時此刻,耶穌自己面對我們在說話。
同樣,每當我們聆聽福音中耶穌行動時,應當深信耶穌的
行動;比如: 施行奇蹟、寬赦人罪的耶穌此時此刻在我們
中間。
主日的福音,不是敘述過去的歷史,是宣告耶穌正在向我
們施教、也正在我們中間實踐救恩。
所以,我們必需在信仰中打開心胸,吸收耶穌的訓誨;也
隨時準備好祂來變化我們。
如果,誰有這樣的態度,聆聽了今天的若望福音,一定會
掀起極深的經驗。
耶穌問跟隨在後面的兩位若翰的門徒說:你們找什麼?
這是人生的大問題;今天,耶穌也問我們每一個人。
人,好像生來便是在找;有人找名、有人找錢、有人找權
、有人找長生不老……。也有人找為國家社會服務、也有
人找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兩位門徒並沒有回答耶穌【他們在找什麼】;他們卻反問
耶穌住在那裏。
這是否告訴我們:他們曾經找過好多;也許,找過好多,
然而,他們還是徬徨不安。
人世間的一切,往往,找到了,又失去;或者,找到了,
不滿足,還要找。
所以,在千找、萬找之後,人渴望一個可住的安頓之處、
一個滿足人心的住所。
因此,兩位門徒歷盡了找的經驗之後,問耶穌住在那裏。
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罷!
今天,耶穌也向我們說,來看看罷!
我們每個人如同那兩位門徒,經歷了人生旅途中的尋找,
也渴望一個心靈可住的安頓之處;那麼,去看看罷!
當然,這不是普通的看看、或者走馬看花而已,更不是好
探新奇地看看;是打開心靈,導致信仰的看看。
正如若望福音序言中所說:「於是,聖言成了血肉,寄居
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 父獨生者的光榮
,滿溢恩寵和真理」。
在那天傍晚,兩位門徒初次看見了耶穌,產生信仰;並且
,那一天,就在祂那裏住下了。
可以說,在降生成人的 天主聖子那裏,他們發現了滿足
心靈的安頓之處;從此,他們這樣跟隨了耶穌,住在耶穌
基督內,如同葡萄樹的枝條長在葡萄樹上一樣。
那麼,今天,我們也響應耶穌的召叫、去看看祂;在福音
的描寫中看看祂、在彌撒聖祭中看看祂;末了,讓我們也
住在祂內。因為,我們領受的聖體聖事正是祂住在我們內
,我們住在祂內。
這樣,在我們經歷人生勞苦尋找之後,在耶穌基督內得到
一個心靈憩息的住所。
反省與行動:
1.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找什麼?我找到了嗎?
2. 耶穌能給我生命的答案嗎?
3. 我如何體驗融入基督的生命?
禱文:
請為所有基督徒祈禱
感謝 上主的召叫,讓我們找到救恩;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所有仍在尋找的人,如同我們,早日蒙召
,進入羊棧與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