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要我們選擇愛祂最多
羅十三 8~10;路十四 25~33
那時候,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
:「如果,誰來就我,卻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
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
我的門徒。
不論誰,若不揹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
我的門徒。
你們中間誰願意建造一座塔,卻不先坐下籌算費用是
否有力完成呢?免得他奠基以後,竟不能完工,所有
看見的人都要譏誚他說:這個人開始建造,卻不能完
工。
或者,一位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交戰,那有不先坐下
運籌一下,能否以一萬人去抵抗那領著兩萬來攻打他
的呢?
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國王離得尚遠的時候,派遣使節
去求和平的條款。
同樣,你們中不論是誰,如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
能做我的門徒」。
釋經小幫手
「如果,誰來就我,卻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
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
的門徒」;對於這句話,我們很多人無法理解。
那位叫我們「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
(路六27)的耶穌,如今,怎麼卻反過來叫門徒們要
惱恨自己最親的人呢?
耶穌的教導難道是不一致的嗎?
其實,不是。
在這裡,我們首先可以多瞭解耶穌當時所用的語言,
因為,一個語言可以限制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義。
在耶穌的語言、阿拉美語中,「程度」的概念不容易
被表達;因此,在說「惱恨」的時候,耶穌是受到阿
拉美語的限制,無法表達出些微的程度差異。
換句話說,在說「惱恨」家人的時候,耶穌真正要表
達的是「愛得較少」。
的確,若我們認真想跟隨耶穌,一定要把耶穌的旨意
、價值、教導放在生命中的首位,比其它一切合理、
合法的愛和憧憬更高。
「沒有人能事奉兩位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位、愛那
一位,或是依附這一位、輕忽那一位」(瑪六24)。
我們的心無法同時有兩位主人,若你曾體驗過在衝突
中被夾在兩位同時對你很重要的人中間,你就能明白
這個道理。
耶穌要我們選擇愛祂最多;因為,祂的愛是圓滿的,
能教導我們去整合其它的愛和憧憬;而且,祂認識我
們、超越我們認識自己。
也許,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也有渴望、計畫;但是,你
相信嗎?即便我們很會盤算,耶穌能給你的收穫,永
遠可以勝過你能控制的未來。
種下種子
你最愛的是什麼?
你愛耶穌是否勝過你自己的計畫?
全心祈禱
耶穌,我知道禰認識我遠超過我認識自己,只是,請
禰給我對禰的信心,讓我把自己交託在禰更大的計畫
中;阿們。
歡迎收聽語音檔,用心聆聽 天主要對我們說的話 !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
1Bz0boJphfzwhhUgnXUi2tFj73WF-MW1j
©2019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