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仁愛 (四旬期第四主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的兩篇讀經都談及 天主的仁慈,恰好
與今天福音的主題相配合;我們先從第一篇讀經說起,
這篇讀經涉及兩件事︰一是、西元前五八七年猶太國的
滅亡,國王和部份國民被俘虜、遣送到巴比倫;另一件
是、西元前五三九年,波斯帝國的創建人居魯士征服了
巴比倫,解放流亡在那裏的猶太國民,讓他們回到耶路
撒冷。
在那兩件事上,編年紀的作者看出 天主的懲罰與寬恕
,他強調 天主的仁慈,認為 天主不論懲罰或寬恕祂
的子民,都同時顯示祂的仁慈。
第一篇讀經這樣說︰那時候,所有的司祭、首長和人民
罪上加罪,效尤異族所行的一切醜惡之事,褻瀆了奉獻
給 上主的耶路撒冷聖殿。
他們祖先的 天主 上主,由於愛惜祂的人民和聖殿,
不斷派遣使者警戒他們;無奈,他們嘲笑 天主的使者
、輕視祂的勸告、譏諷祂的先知;最後, 上主對祂的
人民大發怒火,以致無法救治。
敵人焚毀了 上主的聖殿、拆除了耶路撒冷的城牆、燒
毀了全城所有的宮殿、破壞了城內珍貴的器皿;凡是沒
有死於刀下的人,都被擄到巴比倫去,做巴比倫王和他
子孫的奴僕,直到波斯帝國興起。
這樣,應驗了 上主藉著耶肋米亞先知所預言的︰「這
塊土地要一直荒涼七十年,為了要補足那沒有被遵守的
安息年」。
波斯王居魯士元年, 上主為實現祂藉著耶肋米亞先知
所說的預言,就觸動了波斯王居魯士的心,使他出了一
道詔令,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居魯士這樣說︰天上的
『 天主 上主』將地上萬國交給了我,囑咐我在猶大
的耶路撒冷為祂建築一座殿宇,你們中間凡做祂子民的
,都要到那裏去;願他們的 天主 上主與他們同在 ﹗
」(編下三十六14~16,19~23)
得救,是 天主白白賜給人的恩寵,在這個恩寵中,聖
保祿宗徒看見 天主對待人的無限豐富的愛;他曾寫信
給羅馬人解釋說:「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
我們死了;這証明 天主怎樣愛我們」(羅五8)。
在今天的第篇二篇讀經中,他再次提出這個教訓,警戒
我們不可自傲,並勸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修聖德、
多行善功。
他這樣闡述: 天主富於慈悲,由於祂對我們的深情大
愛,竟在我們因過犯死了的時候,卻使我們和基督一起
生活;可見,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
祂使我們和基督一起復活,並使我們在基督耶穌內和祂
一同坐在天上;這樣,祂將自己無限豐富的恩寵、就是
祂在基督耶穌內對我們所懷有的慈愛顯示給未來的世代。
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藉著信德;所以,得救
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是 天主的恩惠;不是出於善行
,以免有人自誇。
原來,我們是 天主所創造、是在基督耶穌內受造的,
為的是要我們在生活中行各種善事,就是
天主預先安排要我們做的(弗二4~10)。
聖若望宗徒也曾同樣說過:「 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
上已顯出來,就是: 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
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
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 天主,是祂愛了我們,且
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若壹四9~10)。
在福音中,若望發表了他的感想,他剛才敘述了耶穌與
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有關重生的對話;尼苛德摩不明白重
生的意義,他疑惑,人已年老,怎麼還能再入母胎重生
;因為,他不知道耶穌講的是聖洗聖事。
聖若望宗徒知道,人的重生完全是依靠耶穌基督的救贖
功勞;使他驚訝的是: 天主如此愛人、要拯救人,在
這個世界上竟仍有許多人不肯領情,甘心喪亡。
這是什麼緣故呢?
在這個問題上,看到了一個謎、一個悲劇;他用光明與
黑暗兩個對立的比喻來描述這悲劇,他這樣說:
那時候,耶穌向尼苛德摩說︰「梅瑟在曠野裏怎樣高舉
了蛇,人子也該怎樣被舉起來,使所有信祂的人在祂內
得到永生。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人,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
信祂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
因為, 天主派遣聖子到世界上來,不是為定世人的罪
,反而是要世人藉著祂得救。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已經被定了罪;因為
,他們沒有信從 天主獨生子的名字。
他們被定罪的原因是這樣的︰光明來到世界上,世人卻
愛黑暗、不愛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
的確,凡是做惡的都憎惡光明、也不來接近光明,免得
他的惡行暴露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接近光明,
為了顯出他的行為是在 天主內完成的」(若三14~21)
光明與黑暗的衝突,一如生命與死亡的鬥爭,是聖經所
習用的圖像;依照這種說法,光明象徵善與正義,是
天主和基督的領域;黑暗則象徵罪惡與不敬,是撒殫的
領域。
聖若望福音開宗明義地談到光明與黑暗的衝突說:「在
祂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世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
黑暗絕不能勝過祂」。
從光明與黑暗的衝突中,聖若望宗徒體會到世人之所以
不接受 天主的愛,卻甘心喪亡,這是因為他們做惡,
不敢就近光明的緣故。
聖若望宗徒的這些心得,應該是我們的警惕。
天主派遣祂的聖子來到人間,不是為審判人,反而是為
使人因祂得救;但是, 天主要求我們世人,在善與惡
、光明與黑暗之間有所抉擇。
如果,我們愛黑暗,卻不信 天主的愛;那麼,基督的
來到,給我們帶來的,不是生命,反而是審判。
基督,我們讚美你;亞孟。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本篤會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