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在羅馬近郊的阿里恰進行四旬期避靜第二天
,隆基( Ermes Ronchi )神父帶領的默想內容以福音中
耶穌的質問為中心;耶穌在平息風浪時對門徒們提出的
質問:為什麽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麽還沒有信德呢?
隆基神父指出,膽怯和信德是兩個不停爭奪人心的對手
;聖經中的 天主聖言從頭到尾都在安慰人心,不斷地
呼籲說:不要膽怯,不要害怕!
膽怯,與其說是缺乏勇氣,不如說是「缺乏信德」。
人們對 天主的畏懼,源自對祂的錯誤印象,如同亞當
和厄娃那樣,誤以為 天主總是剝奪,沒有給予。
人們誤以為, 天主剝奪自由,不提供機會,
人們誤以為, 天主重視祂的法律勝過祂子女的喜樂。
人們誤以為, 天主的目光只會審判人,寧願逃跑,也
不肯前去與主相遇。
人們誤以為, 天主根本不值得信賴。
萬罪之原是相反信德的罪,對 天主的錯誤印象產生所
有恐懼中最大的恐懼;因著 天主令人敬畏的面容,亞
當心生膽怯。
耶穌來,正是為了使這兩者之間充滿陽光。
我們也會因狂風大浪而膽怯;當我們覺得被遺棄,渴望
天主立即介入時,祂卻似乎在沉睡,我們在狂風大浪中
便感到膽怯。
然而, 天主確實予以介入,祂在那裏與我們同在。
天主施展作為時,沒有取代我們的位置,祂沒有叫狂風
大浪離我們遠去,反倒是在狂風大浪中支持我們。
朋諤斐爾( Bonhoeffer )有句話對我助益良多;他說:
天主並非救人免於苦難,是在苦難中予以拯救;祂並不
叫人免於痛苦,是在痛苦中予以保護;祂並非救人免於
十字架,是在十字架上予以拯救。
天主沒有為我們的問題帶來解決之道;祂是將自己帶來
,為我們全然奉獻自己,把自己完全賜給我們。
我們以前或許經常以為,福音能解決世間的種種問題,
或者,起碼能減少歷史中的暴力和危機;但是,事實絕
非如此。相反地,福音本身卻引來排擠、迫害以及更多
的十字架;讓我們想想在葉門亞丁被殺害的四位修女。
隆基神父表示,耶穌教導我們,唯有一個方法可以戰勝
膽怯,那就是信德!
教會的使命是幫助人脫離膽怯,這在教會內部也不例外
;膽怯,使我們在面對親人、面對合作者與長上時,戴
上不同的面具。
傳遞信仰者必需教人不要膽怯,也不要令人膽怯;傳遞
信仰者必需幫助人脫離膽怯。
教會長期以來傳遞了一種摻雜著膽怯的信仰,老是圍繞
著罪過與懲罰的範例,很少談論興盛與圓滿的範例;這
膽怯來自亞當,因為,他甚至不懂得想像慈悲及其喜樂
之果。
相反地,膽怯造成悲傷的基督信仰,捏造出一位毫不喜
樂的 天主。
『脫離膽怯』,意味著,積極行動,從許多人的心頭上
移除這塊用膽怯做成的裹屍布:對他人的膽怯、對陌生
人的膽怯。
我們要放下敵意,包括本能的敵意,變得殷勤好客;我
們對外來者的態度要從仇視轉為友善。
我們要幫助信友不再畏懼 天主,一如 天主的眾天使
在整個神聖歷史中的所作所為;我們要成為那幫助人脫
離膽怯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