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以後, 天主試探亞巴郎說:「亞巴郎! 」他答說:「我在這裏。」
天主說:「帶你心愛的獨生子依撒格往摩黎雅地方去,在我所要指給你的一座山上,將他獻為
全燔祭。」
當他們到了 天主指給他的地方,亞巴郎便在那裏築了一座祭壇,擺好木柴,將兒子依撒格捆好
,放在祭壇上的木柴上。
亞巴郎正伸手舉刀要宰獻自己的兒子時, 上主的使者從天上對他喊說:「亞巴郎! 亞巴郎! 」
他答說:「我在這裏。」
使者說:「不可在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傷害他! 我現在知道你實在敬畏 天主,
因為,你為了我竟連你的獨生子也不顧惜。」
亞巴郎舉目一望,見有一隻公綿羊,兩角纏在灌木中,遂前去取了那隻公綿羊,代替自己的兒子
,獻為全燔祭。
上主的使者由天上又呼喚亞巴郎說:「我指自己起誓,~ ~上主的斷語,~ ~因為,你做了這事
,沒有顧惜你的獨生子,我必多多祝福你,使你的後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如海邊的沙粒。
你的後裔必佔領他們仇敵的城門;地上萬民要因你的後裔蒙受祝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 創二十二 1 ~ 2,9 ~ 13,15 ~ 18 )
面對這一切,我們可說什麼呢 ﹖若是 天主偕同我們, 誰能反對我們呢 ﹖
他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祂交出來了, 豈不也把一切與祂一同賜給我們嗎﹖
誰能控告 天主所揀選的人呢﹖是使人成義的 天主嗎﹖
誰能定他們的罪﹖是那已死或更好說已復活,現今在 天主右邊,代我們轉求的基督耶穌嗎﹖
( 羅八 31 ~ 34 )
六天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前變了容貌;
他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
厄里亞和梅瑟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
伯多祿遂開口對耶穌說:「師傅,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張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
,一個為厄里亞。」他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他們都嚇呆了。
當時,有一團雲彩遮蔽了他們,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
他們忽然向四周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同他們在一起。
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後,不要將他們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他們遵守了這話,卻彼此討論從死者中復活是什麼意思。 ( 谷九 2 ~ 10 )
亞巴郎完全相信 天主的許諾:萬民要因他而蒙福;他的後裔要如閃耀沙漠晚空的繁星那麼多。
這些後裔就是 天主因為愛而透過祂的獨生子的犧牲而贖回來的男男女女;但是,
天主沒有犧牲亞巴郎的兒子!
天主愛我們,渴望把我們帶回自己身邊,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可是,我們渴望獨立自主,可能
拒絕 天主對我們的渴望,結果,導致可能不是羣星中的一顆。「可能」是個重要的字眼。
今天的禱文與讀經最少十次提到兒子或愛子,瀰漫著一片關懷、希望、許諾和愛意。
領了聖體之後,我們可以直接而謙遜地懇求 天主幫我們回應祂的愛情邀請。但是,願我們永遠
接納祂的友情邀請,就算好像失去了獨立自主。
這獨立自主只會令我們孤立地在另一空虛的天空中閃耀;我們應該是在照耀世界的羣星之中。
親愛的主,讓我們在人前照耀,好叫他們也光榮我們在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