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上午,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
;他在要理講授中以耶穌在十字架上面對 天主的沉默爲題,結束耶穌的祈
禱這一默想主題。教宗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成千上萬的朝聖信友們,
在喧鬧聲充斥的時代,要學會發現【收斂心神】的價值,這樣我們才會聽到
天主的聲音。
沉默在基督信徒生活中有絕對價值;可是,爲許多人來說毫無意義,甚至,
難以忍受。許多人視靜默爲空洞無味;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却是留下空間,
讓 天主說話。
教宗將話題引回哥耳哥達,他說,這個有象徵意義的地方讓人瞭解到,沉默
在耶穌的一生中所具有的角色。教宗說:『基督的十字架,所表達的不僅是
耶穌用沉默做為祂向父說的最後一句話,同時也是 天主藉著沉默說話。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經歷,深刻揭示出一個祈禱的人的境界和祈禱的高峰;在
聆聽和認識 天主的聖言後,我們也應該用 天主的沉默來衡量自己;沉默
,是 天主聖言的重要表達』。
不過,爲瞭解沉默的這一【尺度】,人必須學會在內心和外表緘默不語;這
在今天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教宗說:『我們的時代不利於收斂心神,甚至,
有時,給人的印象是,我們害怕片刻離開填滿一天時間的話語和畫面的河流
。重新發現 天主聖言在教會生活的中心地位,就是說,也要重新發現收斂
心神和內心寧靜的意義』。
教宗希望這項原則也該用在禮儀上,讓禮儀進行當中有充分的沉默時刻。
另一方面,爲給 天主留出空間,光靠我們的沉默是不够的,
天主也同我們一起沉默。教宗說:『在 天主沉默時,我們幾乎有被遺棄的
感覺;我們覺得, 天主既不傾聽,也不回答。但是,耶穌也經歷過的
天主的這種沉默幷不表示祂不在;基督信徒清楚知道,即使,在痛苦黑暗、
遭拒絕和孤獨時刻, 天主臨在那裏並聽我們申訴。耶穌讓他的門徒和我們
每個人放心, 天主很瞭解我們在一生中任何時刻的需要』。
教宗說,約伯很清楚這一點,儘管,生活遭遇不幸,爲了使自己完整無缺地
保持對 天主的信德,他最終說出:『以前,我只聽見了有關你的事,現今
,我親眼見了你』。(約四十二 5)
教宗說:『我們衆人幾乎都是只聽見了有關 天主的事,要是我們越加向祂
的沉默和我們的沉默開放,我們就越能開始真正地認識祂。
聖方濟各。沙勿略向 天主祈禱說:我愛你,幷非因爲你能讓我上天堂、或
罰我下地獄,而是因爲你是我的 天主。我愛你,因爲,你就是你』。
教宗最後指出,【心地不純淨】,不原諒仇人和不大膽地信賴
天主,祈禱就不可能是真誠的。教宗說:『對經常擔心我們所做的是否有效
、和是否取得具體成果的人來說,耶穌的祈禱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停下來,
需要有與 天主親密相處的時刻,離開每日的喧鬧聲,才能聆聽、走向維持
養育生命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