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唯獨事奉    天主,永不離開聖神

 

 

主内親爱的兄弟、姐妹:

 

在上個主日,耶稣教導了我们,真正的财富是「

 

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瑪六33)。

 

这是心靈的财富、事奉    天主的财富;这是生命的财富。

 

这真正的财富使我们成为自由的人、活生生的人,把每天

 

都视为繼續生活下去的良機。

 

雖然,每一天都该受足一天的苦;但是,每一天,我们都

 

能坦然面对一切,坚持希望。

 

这個主日,我们已進入教会禮儀的四旬期;四旬期,是生

 

命的时期;更正確地说,是守護生命的时期。

 

在甲年四旬期第一主日,教会藉着彌撒讀經给我们舉出两

 

個亞當的範例,邀请我们選擇生命,勉勵我们盡力守護生

 

命。

 

第一篇彌撒讀經描述,亞當 ( ādām :希伯来文对人的總

 

稱),原出自地上的塵土;这是圣经的图像,说明人原本

 

脆弱和低下的一面。

 

可是,    天主用祂的手親自塑造了人,使人成形;

 

天主又把祂的生命氣息吹進人内,使人成为有靈的生物。

 

这并非只是一则故事;是一個勇敢的信德宣言。

 

若人碰觸    天主,依靠    天主生活;那麼,人無論是何等

 

的脆弱,他仍能与    天主同氣同息。人因此可以在樂園中

 

擁有幸福生活的一席之地(創二 7 - 9)。

 

不幸的,就如这篇彌撒讀經随後的描述,人最後却陷入了

 

蛇的诱骗,使自己遠離了    天主。

 

蛇,利用人原本美好的求知欲,以似是而非的花言巧語,

 

恿人違抗    天主的命令,以致,人因遠離了

 

天主,生活癱瘓,失却了纯真。

 

蛇说:「那一天,你們吃了这果子,你们的眼就会開了,

 

将如同    天主一样知道善与惡」(創三  5)。

 

知道善与惡这两個極端,也意味着知道善与惡之间的一切

 

。人確實渴望獲得像    天主一样的全知;这是人本能的求

 

知欲、这是人的本性。

 

这求知的渴望,本身并無不好,也并非人的驕傲。

 

天主既然願意与人分享祂的氣息,祂也樂意与人分享祂的

 

知識;其實,    天主早已開始引導人逐漸地認識祂的受造

 

物,赐给人獲取知識的能力。

 

天主把各种野獸和天空的飛鳥引到人面前,凡是人给生物

 

起的名字,都成了那生物的名字(創二19 -20a)。

 

因此,知道善与惡、擁有知識,并非问题所在,也不是人

 

与    天主建立關係的阻碍。

 

《創世纪》繼續给我们叙述,人違背    天主命令後的结果

 

,完全相反蛇所说的;他们不但没有獲得像    天主那样的

 

全知,他们反而「發覺自己赤身露体」(創三  7),意思

 

是「赤裸裸」,一無所有。

 

其它的野獸和飛鳥还有毛羽遮体;他们却一無所有。

 

更有甚者,他们發现自己遠離了    天主;所以,他们實實

 

在在一無所有。

 

使人遠離    天主的是他们对    天主的抗命,吃了禁果:「

 

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那一天,你吃

 

了,必定要死」(創二17)。

 

若仔细閱讀这條禁令,我们便可看出,它所强调的,并非

 

「禁止吃知善惡果」;是要求人「守護生命」,不要伤害

 

那源自    天主的氣息的生命。

 

天主要求人与祂保持同氣同息;但是,人失败了。

 

為甚麼,人没有如这條禁令所列明的後果、立刻死亡呢?

 

有两个解释

 

首先,人確實成了必死的,人人都要死,得承受这禁令的

 

後果。

 

另外,我们更得承認,这禁令的後果,真的立即生效:当

 

人違犯了这禁令,他就立刻死了;只因为

 

天主以祂的仁慈裹住了这立即生效的死亡,所以,人才得

 

以繼續生存。

 

这後者其實就是这整個信德故事的信念,给我们傳述

 

天主对人無限的宽仁。

 

雖然,人现在必需歷經千辛萬苦、才能保住

 

天主赐予的氣息;但是,    天主仍舊与人同在,

 

天主并没有将人棄之不顾。

 

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守護来自    天主氣息的生命,是一项

 

神圣的使命。

 

这主日的第二篇讀經和福音紧密相連;保禄向我们證實,

 

耶稣基督是第二位亞當。

 

第一位亞當違背    天主的命令,以致,罪惡進入了世界,

 

死亡殃及了全人類。

 

第二位亞當完全服從    天主,给世界带来了正義的恩寵,

 

全人類都因他的正義行为獲得成義(参阅:羅五12 - 19

 

圣史瑪竇鲜明地给我们講述耶稣的正義行为,敦促我们跟

 

随耶稣,「全心、全靈、全力爱

 

上主    天主」(申六  5)。

 

在耶稣受洗後,圣神降到耶稣身上,然後,把祂带到曠野

 

受试探四十天之久(瑪四 1 - 2)。在这四十天,圣神一直

 

与耶稣同在,并没有離開耶稣。

 

在閱讀耶稣受试探的事迹时,我们且不要把耶稣看成一位

 

超凡的人,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克勝一切诱惑。

 

在此的重点是,耶稣是正常的人;但是,祂是一位始终与

 

圣神同在的人,祂受    天主派遣、来引领所有人找到真正

 

的自己,一心一意歸向    天主。

 

耶稣,是我们跟随的对象,不只是仰慕和钦佩的对象。

 

我们要跟随耶稣返璞歸真,找到自己,碰觸    天主。

 

在曠野中,耶稣三次受到试探,一次比一次嚴厲、一次比

 

一次現實。圣史瑪竇用了三個名稱、教我们認識这些试探

 

的面目:它们是「diabolos,魔鬼」(瑪四 15811

 

、「peirazōn,试探者」(瑪四  3)、「satana,撒殚」

 

(瑪四 10)。 最後的一個名稱是出自耶稣自己的口。

 

魔鬼(diabolos)的试探,是为了叫人分心。

 

魔鬼設法分裂耶稣的心,要耶稣把心分出一些给牠,讓牠

 

在耶稣心中也占一席之地。牠只要得到耶稣的注意和承認

 

,这为牠就够了。

 

只要把心分出一些给牠,耶稣就立刻可以獲得「世上的一

 

切國度及其榮華」(瑪四  8),享盡榮華富贵。

 

这的確是很大的诱惑,很多人陷入其中。

 

耶稣对魔鬼说:「去罷!撒殚!」(瑪四10)。

 

在耶稣宣布自己必需受到许多痛苦,并将被殺後,伯多禄

 

便拉耶稣到一邊、諫責他。

 

耶稣也对伯多禄说:「撒殚,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绊

 

脚石」(瑪十六23)。

 

撒殚(satana) ,是人走上真道、坚持正義的绊脚石。

 

牠以光的形象,假意站在人这一邊,给人提供似乎很好的

 

建議,勸人过舒适的生活,不要受苦。

 

牠在人心中散布懷疑的种子,使人三心两意,教唆人在正

 

直原则的生活面前猶豫不决;这诱惑更具现實意義。

 

试探者( peirazōn ),是「那以花言巧语企圖欺骗人、引

 

人跌倒者」;牠更加狡猾、诡诈,只给人带来纷争、仇恨

 

和凶惡,就如亞當和厄娃受到诱惑、吃了禁果後的處境那

 

样。

 

人,總是無能克勝牠的诱惑,必定要失败;人唯一能克勝

 

牠的辦法就是,祈求    天父。

 

耶稣自己就这样教導我们:「我们在天的    父!求祢不要

 

讓我们陷入诱惑(希腊文 peirasmon ), 但救我们免於

 

」(瑪六13)。

 

耶稣自己在祂经受苦难前,也这样祈求    天父:「我的

 

父啊!若是可能,就讓这杯離開我罷!但是,不要照我,

 

要照祢所願意的」(瑪廿六39)。

 

耶稣深知我们無力克服诱惑;因此,祂再三劝勉我们:「

 

醒寤祈祷罷!好使你们不陷於诱惑」(瑪廿六41)。

 

在曠野中,耶稣遇到了 diabolos ,使人分心和製造分裂的

 

魔鬼;碰见了 peirazōn ,引人跌倒、带来纷争和仇恨的试

 

探者;面对了 satana,勸諫祂走歪路、不要受苦的撒殚。

 

耶稣之所以有能力克勝一切诱惑,是因为祂始终依靠圣神

 

,總是给    天主留下施展作为的空间,绝不自恃己力。

 

耶稣完全服從    天主,全心接受圣神的指引,從不離開

 

圣神;因祂全然的聽命,祂是真正的    天主子,也就是与

 

天主最親密的人,讓人能在祂身上看见    天主的人:

 

「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稣基督是主,以光荣

 

天主聖父」(斐二11)。

 

在这四旬期间,讓我们祈求    天父赐给我们圣神的恩寵,

 

使我们跟随耶稣,效法耶稣的服從,全心、全意事奉

 

天主,永遠不離開聖神;阿们。

 

        ~张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

arrow
arrow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