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接納 天主的溫柔?
是否允許 天主愛我們?
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耶穌聖誕
子夜隆重彌撒時,教宗方濟各向我們提出上述問題
。他強調: 天主用充滿愛的眼神注視著我們、接
納我們的貧困、愛上了我們的渺小。
當晚,聖伯多祿大殿內外燈火輝煌,喜氣洋洋;在
這聖善之夜,信友們聚集在聖伯多祿大殿內,一同
迎接救主基督的降生成人,默觀 天主藉著人的脆
弱和渺小來拯救世界的奧秘。
按照教宗的意願,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在曼弗雷德
· 霍內科(Manfred Honeck)的指揮下、演奏了莫
札特 C 小調彌撒曲中的《降生成人》選段,為今年
的耶穌聖誕慶典增添了新意。
此外,來自義大利、菲律賓、韓國、比利時、敘利
亞和黎巴嫩的十位兒童向耶穌聖嬰敬獻了鮮花。
他們代表了教宗方濟各訪問過和即將訪問的國家。
耶穌聖誕,子夜隆重彌撒,教宗方濟各講道全文: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一道皓光;那寄居於
漆黑之地的人已有光輝照射在他們身上』(依九 1
)。『有 上主的一位天使站在牧人們身邊;
上主的榮光環照著他們』(路二 9)。
耶穌聖誕夜的禮儀如此為我們介紹救主的誕生:
祂有如穿透黑暗、消除陰霾的光。
上主在祂子民中的臨在,除去挫折的重負和奴役的
悲傷,營造喜樂和歡欣。
在這蒙祝福的夜晚,我們也穿越籠罩大地的黑暗,
來到 天主的家;我們是在照亮我們腳步的信德火
焰的引領下、在尋找浩光的望德激勵下,走過這段
行程。
若敞開胸懷,我們也能瞻仰那自高處升起、照耀前
景的嬰孩、太陽的奇事。
籠罩世界之黑暗的起源,在時光的夜晚中消失;讓
我們重新思量人類第一次犯罪的黑暗時刻,受嫉妒
蒙蔽、喪失理智的加音殺死了弟弟亞伯爾(參:創
四 8)。就這樣,萬世萬代便滿是暴力、戰爭、仇
恨和欺壓。
然而, 天主把自己的期待寄託於按祂的肖像和模
樣受造的人類,祂在等待、 天主在等待。
祂如此長久地等待著,似乎到了某個時候祂應放棄
;然而,祂不能放棄、祂不能否認自己(參:弟後
二13)。
因此,面對人及各民族的墮落,祂還是耐心地等待
;這就是 天主的耐心。
天主對我們的耐心,多麼難以理解啊!
在歷史行程中,穿越黑暗的光給我們啟示,
天主是父親,祂耐心的忠信比黑暗和墮落更強而有
力;耶穌聖誕夜的宣報便在於此。
天主不會發怒、不會急躁;祂常在那裏,如同蕩子
比喻中的父親,期待著從遠處看到失去的兒子歸來
;祂每天都耐心地等待著,這就是 天主的耐心。
依撒意亞的預言宣告,有一道衝破黑暗的浩光升起
;這光在白冷城誕生,在瑪利亞親切的雙手、若瑟
的鍾愛、牧人的驚訝中受到接納。
天使向牧人們宣報救主誕生的消息時說了這句話:
『這是給你們的記號:你們將要看見一位嬰兒,裹
著繈褓、躺在馬槽裏』(路二12)。
這【記號】,就是 天主的謙卑、 天主極至的謙
卑、是祂的愛。
因為愛,在那個夜晚,祂承擔了我們的脆弱、我們
的痛苦、我們的焦慮、我們的渴望和我們的局限。
那眾人期待的訊息、眾人在心靈深處所尋找的訊息
,無非就是 天主的溫柔; 天主用充滿愛的眼神
注視著我們,祂接納我們的貧困,愛上了我們的渺
小。
在這聖善之夜,我們瞻仰剛剛誕生、置於馬槽裏的
耶穌聖嬰時,也受邀去反省:我們如何接納
天主的溫柔?
我讓祂來到我面前,讓祂擁抱我呢 ?
還是阻攔祂走近我?
我們或許會反駁:『可是,我在尋找 上主啊!』
然而,最重要的,不是去尋找祂;是讓祂來找到我
、並親熱地撫摸我。
這就是耶穌聖嬰以祂的臨在詢問我們的問題:
我是否允許 天主愛我呢?
更有甚者,我們是否有勇氣溫柔地接納身邊的人的
困境和難題,還是寧願選擇縱使有效,卻缺少福音
溫暖的客觀解決途徑呢?
今日世界多麼需要溫柔啊!需要 天主的耐心、
天主的親近、 天主的溫柔。
基督徒的答覆不能有別於 天主對於我們的渺小的
答覆。
生命必需以善良、以溫厚來面對;若我們意識到
天主愛上了我們的渺小,祂自己成為弱小的嬰孩,
為能更好地與我們相遇;那麼,我們就不能不向祂
敞開心懷,祈求祂說:『 上主,求禰幫助我如同
禰一樣,求禰賜予我在生活的艱難境遇中有溫柔的
恩寵、在人們的各種需要前有接近他們的恩寵、在
任何衝突中有溫良的恩寵』。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在這聖善之夜,讓我們一起
瞻仰聖嬰馬槽:在那裏,『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
看見了一道皓光』(依九 1)。
樂意接納 天主恩典的百姓、普通百姓看見這光。
相反地,自高自大的人、驕傲的人、那些依據個人
準則制定法律的人、那些抱持封閉態度的人,看不
見這光。
讓我們注視馬槽,一起祈禱,祈求童貞聖母:
瑪利亞,求妳讓我們看看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