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節
德三 3-7;哥三 12-21;瑪二 13-15,19-23
耶穌聖誕節後的這個主日,教會邀請我們舉行聖家節;
聖家,是所有的家庭的楷模。
在福音的記述中,我們看到聖家的生活並不容易;尤其
是,在耶穌剛誕生時,非常艱難;因為,聖嬰有被殺害
的危險。
福音記載說:「賢士離去後, 上主的天使托夢、顯於
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祂的母親逃往埃及去;…
…因為,黑洛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祂殺掉』。」
當時,聖家的處境非常悲慘;於是,「若瑟便起來,星
夜,帶了嬰孩和祂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
這一切,讓我們想到許許多多處境不僅不幸、甚至悲慘
的家庭;無數的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成了難民,大
量的家庭必須逃難;我們應該同情他們。
我們知道, 天主會像關注聖家的命運一樣、關注他們
的命運;從這方面來說,我們可以放心。
不過,一有機會,我們仍然應該盡自己的力量,來協助
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和家庭。
聖家,是一個緊密契合的家庭;因為,是遵行
天主旨意而組成的。若瑟和瑪利亞順從
天主的旨意組成家庭; 天主的旨意當然也表現在他們
的相親相愛上。
不過,在遇到危急的情況時,僅有愛情是不夠的,還需
要有一個全心順從 天主旨意的態度。
對若瑟和瑪利亞, 天主的旨意非常清楚;由於瑪利亞
是童貞受孕,因此,他們的家庭與其他所有的家庭都不
同。若瑟和瑪利亞順從 天主的旨意結合,他們的結合
因而非常緊密;兩人都全心照顧聖嬰,盡一切力量來保
護祂的生命,使祂順利成長、茁壯。
他們給予聖嬰的父愛和母愛,既深厚又慷慨。
我們的家庭也應該在遵照 天主的旨意下組成;
天主的旨意是愛的旨意。
通常,一個家庭是以男女互相間的愛為基礎而建立的,
這是 天主所願意的。
如果,想使家庭保持團結,就必需繼續順從
天主的旨意。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是一個愛的團體,就是
:夫妻間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慈愛、子女對父母的孝愛
。 天主是愛;我們可以說,祂按照自己的肖像建立了
家庭。
舊約非常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愛;保祿也在寫給厄弗所
人的書信中勉勵他們孝敬父母,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好
的誡命;這誡命附帶了一個許諾就是:「孝敬你的父親
和母親……為使你得到幸福,並在地上延年益壽」(弗
六 2-3)。孝敬你的父母,以得到 天主的降福。
這是說, 天主真的關注家庭的得救,尤其,關注子女
從小、特別是長大成人後對父母應有的感恩的孝愛。
子女的生命和一切都來自父母,父母對他們有養育之恩
;因此,子女應該懷著感恩之心來愛父母。
在家中也會有緊張、不和的時候,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
,也絕不可忘記父母的生育之恩。
舊約教人要「孝敬父親和母親」,所指的,不僅是讚美
父母和在情感上愛父母,也要給予父母實際的幫助。
父母有經濟上的困難和不能獨自生活時,都需要幫助他
們。
德訓篇非常強調對父母的孝敬,並說出了孝敬父母的重
要 : 「孝敬父親的人,必能補贖罪過」。這樣,孝敬的
行為,就有如能夠洗淨罪過的聖事了。
「孝敬母親的人,就如積蓄珍寶的人」;的確,一個家
庭如果它的成員都能夠同心同德,有深入的契合,子女
都孝敬父母,對父母懷感恩之心;那麼,這個家庭便受
到 天主的祝福,家中的氣氛也能夠和諧、安詳、喜悅
,且充滿了愛。
德訓篇也關心年老、或智力衰退的父親;從人性上來說
,遇到這樣的情況,人們常想將年老智力衰退的人置之
不顧、或是蔑視他。
德訓篇則反對這種態度說:「若他的智力衰弱了,你要
對他有耐心,不要因你年富力強就藐視他;因為,對父
親所施的憐憫,是不會被遺忘的, 天主必要赦免你的
罪過」。
應該同情年老、狀況不佳的父母;從某些方面來說,這
的確是一個重擔;但是,我們應該懷著愛心、把這擔子
挑起來。
在第二篇讀經中,保祿為我們指出了有益於家庭生活和
令家庭在對 天主和對近人的愛中成長的態度。
「你們該如 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穿上憐憫的
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
我們是 天主所揀選的,我們又因聖洗聖事的聖化成為
聖的;我們是 天主所愛的。
我們從 天主那裏得到的這一切恩典,應能夠在我們內
滋生憐憫、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的情感;這些情感
能使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充滿了熱情與和諧。
保祿請大家即使在有困難的時候、即使在被得罪的時候
:「如果,有人對某人有什麼怨恨的事」,也要互相寬
恕。
我們必需隨時拋棄一切怨恨來寬恕、來恢復家裏的和諧
、安詳與寧靜;「就如主怎樣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
樣寬恕人」。 天主如此寬宏大量地寬恕了我們,我們
也應該和祂一樣寬宏大量地寬恕別人。
為了使這意向在我們的思想和心靈裏紮根,就必需接納
基督的話,「讓基督的話充分地存在你們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做出寬恕的舉動;如果,我們聆聽
天主的話,我們便在內心中受到教導、受到改正;這樣
,我們便能度充滿仁慈、含忍和憐憫的生活。
「你們無論做什麼,在言語上或在行為上,一切都該因
主耶穌的名而做,藉著祂感謝 天主聖父」。
如果,能做到這個要求,家庭生活便踏上了走向完美的
道路。
保祿也給家庭中不同身分的成員明確、且必要的建議;
對做妻子的人,他建議她們服從丈夫,就像應當為
天主做的。
通常,是做父親的人與做母親的人一同帶領家庭;不過
,後者應該順從丈夫的意願,來協助他主持家庭生活。
對做丈夫的,保祿要求他們愛自己的妻子,不要苦待她
們。愛,是家庭的基礎,做丈夫的尤其應該常保持或重
新恢復這愛的基礎;這是家庭保持堅固、團結、安詳的
唯一道路。
做子女的則應該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不過,做父母的也不可激怒子女;否則,不但不能教育
他們,反而適得其反,令他們灰心喪氣。
父母教育子女,必需態度堅定,同時也應慈愛溫和。
在家庭生活中必需常常維護【愛】這個大原則;正如我
們說過的, 天主是愛,祂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家庭;
因此,家庭應該是一個愛的中心,它所發出的熱,也要
溫暖其他接近它的人。
這樣,家庭便能成為帶給社會與世界美善的泉源。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