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保留地追隨基督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
取自智慧篇第九章第十三到十九節;聖保祿宗徒致費肋孟書第
九到十以及十二到十七節;聖路加福音第十四章第二十五到三
十三節。
本主日的彌撒福音,乍然聽來、或讀到,會給我們模糊混亂的
印象,使我們難以分別耶穌的話和聖路加的編撰。
大致而論,這裏所記載的兩個簡短的比喻,雖然,只能在聖路
加福音讀得到,卻完全符合耶穌講道的固有格式。
再說,其中有關「棄絕自己」和「揹十字架」的兩句話,聖瑪
竇和聖馬爾谷福音也都記載了;聖路加福音也在第十章裏已經
記載了。故此,「棄絕自己」和「揹十字架」這兩句話應該是
耶穌本人所說的話了。
看來,聖路加福音再把這兩句話安排在第十四章,即本主日彌
撒中所讀的一段記載中,是為訓誨與他同時代的信友,要消除
他們的一切幻想,向他們指出做基督信徒的真正必要條件。
基督信徒首先要是超脫自己的人,這是做耶穌的門徒的第一個
條件。
人,不可同時事奉兩個主人;這是所有基督信徒必需接受的條
件。所以,聖路加十分強調它,把它說得咄咄逼人;不合我們
的心理。
但是,我們不可照字面去理解聖路加所記載的耶穌的話。
耶穌所說的、原文的「恨」字,是指一種價值的判斷,絲毫沒
有自私或違背愛德的意味。
耶穌要求祂的門徒,對祂要絕對忠誠。
在與祂對比之下,對任何人的愛,都處於次要的地位了。
由於,愛耶穌在萬有之上,棄絕一切便不可避免地成為必要了。
人性情感雖然合理,也許,只是一種隸屬於對耶穌的愛;耶穌
要求的是絕對的愛,不是差不多的愛。
為了強調這絕對要求,聖路加開了一張把我們心愛的人物都包
括在內的名單。在與耶穌相對立時,這些人物都應該退到應該
犧牲的次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聖路加把我們本人的生命也包括在這張名單內。
或許,在今日歐美文明中,跟隨基督,不致造成必需棄絕家庭
的地步;在聖路加的時代和在今日的中國,這樣的情形卻是屢
見不鮮的。
為此,跟隨基督,非有揹十字架的精神不可。
「揹十字架」,在今天已是一句成語,其意義無非是忍受生活
上的苦楚和嚴重考驗。
但是,在耶穌時代,尚有犧牲生命的意思。
十字架,原是處死的刑具;耶穌的門徒看見過他們的老師揹著
十字架、走往加爾瓦略山,在那裏,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去。
他們知道,他們有分擔耶穌命運的職分。
對他們和對後來的基督信徒們來說,「跟隨基督」和「揹十字
架」有同樣的意思,都表示絕對的奉獻,甚至不惜捨去生命。
但是,我們要揹的,不是任何的十字架;我們要跟隨的,不是
任何一個人。我們要揹的,是耶穌的十字架;我們要跟隨的,
是耶穌這個人。
所以,跟隨耶穌,是不可輕易從事的;為此,耶穌提出這兩個
簡短的比喻,促使人們在決定捨棄一切、跟隨祂之前,先深深
地反省一番。
今日的基督信徒,一如當時耶穌的門徒,對基督信仰都不可抱
有幻想。基督信仰,不是一種空想的哲學;是一種必需實踐的
生活。這生活不容許妥協,它的要求是絕對的;不但一日,而
且一生,都是這樣。
本主日彌撒的福音這樣說:
那時,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對他們說:「誰到我
這裏來,卻不愛我超過(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
兒女、弟兄、姐妹,甚至,自己生命的,就不能做我的門徒。
誰不揹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的,也不能做我的門徒」。
「你們中如果有人要建造一座塔,那有不先坐下來、計算經費
,看是否有能力完成呢?怕奠基之後,無力完成,看見的人都
要譏笑他說:『這人開了工,卻不能完成』。
或者,一位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打仗,那有不先坐下來衡量,
是否能用一萬人去抵抗對方的兩萬人呢?
如果不能,趁敵人離得還遠時,就派使者去求和。
同樣,你們之中,誰若不捨棄一切,就不能做我的門徒」(路
十四 25-33)。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貿然聽來,會使我們感到困惑;必需
將它放在禮儀的環境中,與福音相對照,才能發現其中的深邃
意義。
天主高高在上,世人固然不能把握祂的計畫;但是,
天主賜給人智慧和聖神,在聖神領導下,人生便有了光明與喜
樂。
讀經一這樣說:
誰能知道 天主的旨意?誰能洞察 上主的意願?
必死的人的思想是毫無價值的,我們的計畫是不可靠的;因為
,這個必腐朽的肉體壓抑著靈魂;這個用泥土造的帳棚是心靈
的負累。世上的事,我們還難以測度;目前的事,我們還得費
力追尋;那麼,天上的事,誰還能探究呢?
祢如果不賜予智慧,從高天派遣祢的聖神,誰能知道祢的旨意
呢?這樣,世人的行徑才可以修正,人們才能夠學習祢所喜悅
的事,并且,藉著智慧而得救。(智九13-19)
讀經一說得好,「這個必腐朽的肉體壓抑著靈魂;這個用泥土
造的帳棚是心靈的負累」;我們必需排除一切,才能獲得絕對
的自由;必需脫去我們的肉身和私見所構成的土做外套,才能
隨從 天主的聖意。
本主日彌撒的教訓的確十分有力,它給我們提供了全部基督信
仰生活的大憲章,指出了基督信仰的絕對價值。
做基督信徒絕不是輕鬆的事;信徒的生活是要求認真的實踐。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如果,我們單靠我們各人的能力,我們
難能成為地道的基督信徒的;但是,正如本主日彌撒中讀經一
所說的,「 天主賜予智慧,從高天派遣祂的聖神」,我們依
賴 天主聖寵的助佑,一定可以做到。
基督,我們讚美祢;亞孟。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