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督的門徒
主内的兄弟姊妹:
教会籲請我们誠懇和認真地反省自己做基督門徒的意志,
考量自己得救的實況。
这個主日禮儀選讀的讀經以两個詞彙帮助我们反省:第一
個是「計畫」,講的是 天主的計畫。
天主的計畫,是要我们以 天主所赐予的智慧,認識祂的
意願和旨意,并赖智慧得救。
第二個是「計算」,也就是辨明我们领受救恩的决心和能
力。
耶稣在福音中以计算蓋房子和準備交戰的類比,倡議和平
对话,教導我们忠實到底地做他的門徒。
这個主日的福音,一開始就叙述有许多人与耶稣同行。
这行程的方向不变,仍然是朝向耶路撒冷前進(路十三22
);在那裏,耶稣「必需受许多苦,被人们棄绝,并且,
要被殺;但是,第三天,必要復活」(路九22)。
圣史路加有意藉此叙述激發我们心中的疑问:这些与耶稣
同行的人,是否都有勇氣与耶稣一起走到耶路撒冷?
我们是否也有勇氣做基督的门徒,与耶稣同行到底?
在与耶稣同行到底的前提下,耶稣教導我们反省做他门徒
的决心。
耶稣在此的教導其實是为了更仔细地解释他之前講的一個
比喻(路十四15-24)。在那個比喻中,家主設了盛宴,邀
请了许多人;但是,他们都以种种借口予以推辞。
由於,先前受邀的人都不来赴宴,家主就吩咐僕人到城裏
的大街小巷,把所有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和瘸腿的人
都领来。
这些人来了;但是,宴席中还是有很多空位;所以,家主
就再叫僕人到大道以及籬笆邊,勉强人進来。
總之,就是要讓所有的座位都坐满。
这比喻最後告诉我们,天国的宴席備有很多的上座;但是
,「先前被请的那些人,没有一位能嘗到这宴席的」 (路
十四24)。
在圣经解释的傳统中,先前被请的那些人常被说成是猶太
人、「古时 天主特选的民族」(参阅:宗十三44-52)。
先前被请的那些人也常被理解为任何蒙召成为基督門徒,
之後,又離開耶稣而去的人(参阅:若六60-66)。
然而,这比喻的重点,并非那些無法嘗到宴席的人;比喻
的重点在於後来被请的那些人,藉此勸導人下定决心進入
天国享宴!
那麼,这些後来被请的人憑什麼進入天国享宴呢?
就只因为他们是「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和瘸腿的人」
,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地有權利、一定能進入天国享宴
嗎?这是教会從起初就存在的爭議和问题。
这主日的福音对这问题做出答覆。
圣史路加以耶稣最强硬的话,说明進入天国享宴所憑借的
就是做基督的門徒,而且要有始有终、忠實到底地做基督
的门徒。
因此,做基督的门徒之前,得事先考量自身的决心和能力。
耶稣说:「如果,谁要跟随我,卻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
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
我的门徒。
不論是谁,若不揹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能做我的
门徒。不論是谁,如果,不捨棄他擁有的一切,不能做我
的门徒」(路十四26-27,33)。
耶稣给我们提出三個做他门徒的真實條件:
第一,必须「惱恨」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性命(路十四26)
猶太閃族文化常以「惱恨」来表示不偏向,也就是不站在
那一邊;「爱惜」,则用来表示站在那一邊。
在走向天国的道路上,我们被提醒不可受家庭纽带關係的
捆绑,也不可跟随自己的私欲偏情。
跟随耶稣,意谓捨棄这种缘自世俗社会的家庭纽带關係所
带来的利益,也不再借着爱惜自己的性命来保全性命。
耶稣给我们建立一种全新的家庭關係,并立下保全性命的
原则说:「不拘谁,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
兄弟、姊妹和母親」(玛十二50);「爱惜自己性命的,
必要喪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
於永生」(若十二25)。
很顯然,人必需站在耶稣这一邊,才能与耶稣同在;所以
,耶稣又说:「谁不偏向我,就是反对我」(路十一23)。
第二個條件是:揹着十字架、跟随耶稣(路十四27)。
这绝对不是要我们特意去找尋沉重的十字架来揹。
只要我们跟随耶稣的步伐走,就必然会有十字架;因为,
耶稣已经找到了十字架。
揹着十字架、跟随耶稣的真正意思就是,成为与耶稣一道
同行的伙伴,走向苦难,更走向光荣。
「揹十字架」与「跟随耶稣」是彼此不可分開的;若分開
了,人所揹負的十字架,就不是救恩的十字架,只是無窮
無盡的痛苦,永遠看不见光明。
第三個條件是:捨棄擁有的一切(路十四33)。
在提出这條件之前,耶稣首先以蓋房子和準備交战的類比
,教我们谨慎计算自己做他门徒的能耐,以成熟的意志来
省思自己做他门徒的责任。
我们不能朝三暮四、順風轉舵;我们也不能三分鐘热度;
「一旦遭遇艱難和迫害,就立刻跌倒了」(瑪十三21)。
我们必需以坚决的意志和完全的自由做基督的门徒,坚信
耶稣的话:「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
,我已戰勝了世界」(若十六33)。
为了做基督的门徒,「捨棄擁有的一切」,是深思熟慮後
的行动;这行动需要以对待「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和
瘸腿的人」的观点才能理解。
圣史路加特别關注貧窮、弱小者;他呼籲富有的人帮助貧
窮、弱小者,与他们分享自己擁有的一切。
这不只需要有一种不受财富束缚的自由,同时也需要擺脱
家庭的纽带關係。
富有的人比较容易与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分享财富;可是,
圣史路加要求人对财富持有更大的自由,教人捨棄财富,
多多關注貧窮、弱小者,讓他们具有更大的生活空间。
在这主日的第二篇讀經中,圣保禄同样以「捨棄擁有的一
切」的精神,请求费肋孟再度收留他逃跑的奴隸敖乃息摩。
在当时,还有奴隸制度的时代,奴隸,就是主人的财物。
保禄要求费肋孟捨棄他的财物,使他的财物轉變成親情;
不再把敖乃息摩當做奴隸,要以親爱的弟兄相待。
保禄敢对费肋孟做出这样的请求,不是因为当时社会制度
许可;是因为,这是在 上主耶稣内该做的事,甚至是,
不得不做的事。
然而,保禄还是願意看到费肋孟在信德上甘心、卻不是出
於勉强来回应他的请求。
耶稣也從来不勉强人「捨棄擁有的一切」;而且,耶稣總
是给我们指出一條更好的路、一條走向成全的路:「你若
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给窮人,你必有
宝藏在天上;然後,来,跟随我」(瑪十九21)。
耶稣教導我们和傳给我们的是得救的智慧,要我们「赖它
得救」(讀經一:智九19)。
因此,讓我们誠懇和認真地反省自己得救的意願,评估自
己得救的状况。
讓我们忠實地揹起十字架,做基督的門徒,在得救的道路
上与耶稣同行到底;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