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聖座第一場默想:

重新燃起感恩聖事的奇異感

 

image

: 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樞機帶領聖座人員

進行了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三月十一日,在保祿六世大廳,教宗府講道神師

坎塔拉梅薩樞機帶領聖座人員進行了四旬期第一

場默想;樞機強調,在這個似乎失控的世界中,

感恩聖事乃是耶穌與我們同在。

他省思了重新燃起感恩聖事的奇異感。

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瑪廿六26

;在今年的四旬期,帶領聖座人員進行的默想,

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樞機以這句

話為主題。

首先,樞機解釋,感恩聖事臨在那『永遠將得

者和犧牲者的角色顛倒』的歷史事件中。

在十字架上,耶穌將犧牲者轉化為真正的得勝者

;依照聖奧思定的説法,因為是犧牲者才得勝。

因此,感恩聖事提供解讀歷史的真正秘訣,向我

們保證耶穌與我們同在並非只出於意向,是真正

臨在於這個似乎隨時失控的世界上。

在新冠疫情給人類造成的許多不幸中,至少,從

信仰的視角看,有一個積極的效果;正是疫情讓

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感恩聖事,沒有它,就會

感到空虛。

在二零二零年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通過電視螢幕

參加教宗方濟各每天在聖瑪爾大之家舉行的彌撒

聖祭,令數百萬        天主教徒深為感動。

另一方面,感恩聖事是每個禮儀時期的中心,並

不亞於其它時期,四旬期也如此;這是我們每天

所慶祝的、每日的逾越奧蹟。

我們在這方面的理解所取得的每個微小進步,都

會轉化為個人和教會團體在靈性生活上的進展。

然而,不幸的是,感恩聖事因其重複性,容易被

當做例行公事、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坎塔拉梅薩樞機提到若望保祿二世在《活於感恩

祭的教會》通諭中的教導指出,基督徒必須不斷

發現、並永遠保持感恩聖事的奇異感(   號)。

正因為如此,重新燃起感恩聖事的奇異感,為這

四旬期的省思就派上了用場。

教宗府講道神師指出,最初,教會將聖道禮儀與

聖祭禮儀分開舉行;《宗徒大事錄》記載,宗徒

們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他們在那裡聆聽

《聖經》,與其他猶太人一起誦讀聖詠和祈禱;

他們所行的,都是今日聖道禮儀中所有的一切;

然後,回到自己家中,單獨聚在一起擘餅、就是

舉行感恩聖事(參:宗二46)。

很快,這種做法就無法實行;一方面、因為猶太

當局對他們的敵視;另一方面、也因為《聖經

對他們而言已有一種新的意義,一切都指向基督。

就這樣,聆聽《聖經》從聖殿和會堂搬到了基督

徒敬禮的場所,逐漸形成如今的聖道禮儀,在感

恩祈禱前舉行。

西元第二世紀,在聖儒斯定的描述當中,在感恩

聖事中不僅有聖道禮儀,而且被稱為『宗徒們記

憶』的四部《福音》和《書信》、即《新約聖經

》也與《舊約聖經》一起宣讀。

的確,在禮儀中,聆聽聖經誦讀比在其它場合閲

讀能獲得一種新而更強的意義;其目的不在於更

好地瞭解《聖經》,就如在家中或聖經學校閲讀

那樣,是認出在擘餅時臨在的那一位,每一次都

啓發我們正準備領受這奧蹟的特定一面。

坎塔拉梅薩樞機舉例說,在耶穌顯現給厄瑪烏二

門徒的事件中就是一個典範,聆聽耶穌對《聖經

》的解釋,他們的心開始變得火熱,乃至在擘餅

時認出祂來(路廿四13~32)。

耶穌復活後的宣講,正是教會歷史上首次的聖道

禮儀。

此外,在彌撒中,《聖經》的話語和事件不只是

被敘述出來,更是重現出來;讓記憶成為現實和

臨在,讓那時發生的事成為此時、今天的事,正

如禮儀中所表達的那樣。

為此,我們不僅是聖言的聆聽者,也是交談者和

參與者;禮儀中的話語是向我們在場的人説的;

我們受邀取代被呼喚的人物的位置。

為幫助瞭解這個概念,坎塔拉梅薩樞機舉例說,

在第一篇讀經中,讀到        天主在燃燒的荊棘中向

梅瑟説話;在彌撒中,我們面前就是真正燃燒的

荊棘。

另外,在讀到依撒意亞先知口舌接觸到火炭,使

他潔淨,好去履行使命;我們就是準備在口舌上

領受真正的火炭,這是耶穌來,帶到地上的火。

最後,坎塔拉梅薩樞機總結道,在禮儀中宣讀的

《聖經》,所産生的效果超出人類的各種解釋,

就像聖事所産生的意義那樣;在        天主的啓示下

寫成的文字也有治癒的大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