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赦使正義與慈愛相逢
圖: 耶穌會士魯普尼克神父馬賽克製作的《耶穌與罪婦》
主內的兄弟、姐妹:
從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起,我們極力回應耶穌向我們發出
的悔改呼籲,痛悔我們的罪過,改過遷善,並且一同欣享
天主為我們準備的寬恕盛宴。
這個主日,我們踏入四旬期的最後一段行程,我們要聆聽
耶穌親口赦免我們的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
以後,不要再犯罪了!」(若八11)
耶穌的赦免是「正義與和平彼此的相逢,慈愛和真誠彼此
的相擁」(詠八五11)。
正義要求懲罰罪過,慈愛要求體諒罪人,兩者並不能同時
相容;但是,罪赦卻使正義與慈愛相逢。
罪赦,不只彌補罪過的創傷,更是一個重生的再創造;因
此,唯有 天主能赦免罪過,因為唯有 天主能重新創造
我們,使我們得以重生。
獲得 天主肯定的赦免後,我們就可以安心地放下罪過的
重擔,以信心邁向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全新的開始。
四旬期的目標,實在就是邁向這一個全新的開始,邁向新
開始,是一個行動、一個堅持希望和信德的行動。因此,
在四旬期間,我們常要提到悔改、修和、守齋及祈禱。
這一系列行動總得懷著希望和信德,否則,這些行動不但
會很苦,而且也很難有會什麽具體的成果。
全新的開始,必需向前看,這就是這主日三篇讀經的中心
主題。在每篇讀經中,我們都聽到相同的訊息,每篇讀經
都告訴我們:「要向前看,不要往後望!」
在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先知從末世的觀點,也就是從
終極、決定性的觀點向我們宣佈 上主救恩的新事:「你
們不必追念古代的事,也不必回憶過去的事!看哪!我要
行一件新事,現在就要發生,…好叫我為自己所造的人民
講述我的榮耀」(依四三18 ~ 19,21)。
天主決意重新創造祂的子民,叫他們看見祂的光榮。
雖然,這件新事是未來的事;但是,它卻在現在發生。
天主正在重新創造我們,所以,我們現在就要歡唱「聖!
聖!聖!萬軍的 上主!祂的光榮充滿大地!」(依六 3
),並且滿懷信心地希望,將來,能在天上的新城,再同
聲歡唱「一首新歌」(默十四 3)。
在第二篇讀經中,保祿以競賽選手的精神和意志描述這種
活力充沛、積極求進的基督徒生活;他說:「我只顧向前
跑、我只顧一件事:就是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
奔 馳,為達到目標,為爭取 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召我向上
爭 奪的獎品」(斐三12-14)。
保祿自己是一位已經悔改的基督使徒,他在基督的赦免中
已經獲得重新的受造,已經是一位新人,並因基督的恩寵
成義。保祿在此以自己的親身經驗提醒我們,要我們效法
他: 天主的恩寵不應使我們變得懶散、無所作為,反而
應該使我們更積極地堅持向前看、向前奔馳。
過去所獲得的救恩,不應使我們忘卻前面尚未實現的完整
救恩;反而應該叫我們更加警覺,竭盡全力邁向我們最終
的目標 ~~ 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召我們向上爭奪的獎品,也
就是面對面地看見 天主自己。
那時,我們要認清 天主,也要被 天主認清(格前十三
12),在主內安享永福。
聖奧思定綜合了依撒意亞先知和保祿的話,斷然說道:「
上主,禰為了自己造了我們,我們的心直到安息在禰內,
總不會安寧」。
在這主日的福音中,耶穌親口向我們宣佈罪過的赦免,向
我們展示正義和慈愛相逢的新生命:「我也不定你的罪;
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如同那位罪婦一樣,我們每一個人的罪過都是生死攸關的
問題;我們一旦犯了罪,我們的命運就不再由自己掌控:
「這婦人是正在犯姦淫時被捉住的;這樣的婦人,梅瑟在
法律上命令該用石頭砸死」(若八4 ~ 5)。
耶穌自己證實,法律是不能廢除的:「既使天地過去了,
一撇或一劃也絕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瑪
五18)。 並且,耶穌來,也不是為廢除法律,反而是為成
全法律( 瑪五17)。
在這正義與慈愛的對峙中,耶穌以罪赦成全了兩者,使正
義與慈愛相逢,讓罪人得以開始新生活,展開在正義與慈
愛下的新生活。
雖然,這個主日的三篇讀經都叫我們向前看、重新開始;
但是,我們很可能沒有注意到,新的開始並非只是意志上
的問題,不是我們要重新開始就能重新開始。在重新開始
之前,我們必需把舊的放下,必需與舊事做個了斷。
我們不能依舊揹負著過去沉重的包袱、或者仍舊依戀過去
的罪惡;在頸上仍套著一塊磨石,是浮不出水面的(參閱
:路十七 1 ~ 4)。
放下就能放心,放心就能定心,定心就能安心;心安才能
重新開始。
耶穌真的不要定我們過去的罪,耶穌也不要我們停留在過
去的罪惡狀況中;耶穌要我們放下過去的罪惡,重新生活
。然而,罪過的束縛力總是那麽大,我們單靠自己的力量
無法放下或擺脫罪過。
這個時候,希望和信德就顯示出其真實的功效了。
我們必需把希望置於耶穌,我們必需相信耶穌;因為,
耶穌已經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且也具體、實際地
賜給了我們一個新的開始。
在主日福音中,這個新的開始以行動表達出來:「從年老
的開始到年幼的,一個一個地都走開了」(若八 9)。
之後,那位罪婦也走開了(11節)。
被告確實犯了罪;但是,控告她的人也真的並不比她好多
少。
在 天主面前,人人都是罪人,人人都得靠 天主的慈悲
才能開始新生活。當人與照亮人心的耶穌相遇後,
天主的慈悲就在人明認自己的罪過時完整地彰顯了出來,
讓人藉以獲得力量並找到新生活的方向,放下過去,展望
未來,不再互相指控,卻一同起步前行。
我們教會對於開始新生活有很悠久、很穩固的傳統。
我們有「告解和好聖事」幫助我們放下過去的罪過;我們
有「守齋和祈禱」幫助我們與過去的罪惡做個了斷;我們
也有「復活的信仰」幫助我們對開始全新的生命保持最完
整的希望。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就真心相信耶穌,活出我們
充滿希望的基督信仰;阿們。
~張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