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求禰教我們看到受苦的人
路十六 19~31
那時,耶穌對法利塞人說:「有一位富家人,
身穿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
另有一位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
在他的大門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
屑充饑,但是,只有狗來舐他的瘡痍。
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裏;
那位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
他在陰間,在痛苦中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
郎及他懷抱中的拉匝祿,便喊叫說:父親亞巴
郎!可憐我罷!請打發拉匝祿用他的指頭尖蘸
點水來涼潤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中極
其慘苦。
亞巴郎說:孩子,你應記得,你活著的時候已
享盡了你的福,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
,他在這裏受安慰,你應受苦了。
除此之外,在我們與你們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
深淵,致使人即便願意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也
不能、從那邊到我們這邊來也不能。
那人說:父親!那麼,就請你打發拉匝祿到我
父家去;因為,我有五位兄弟,叫他警告他們
,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
了。
他說:不,父親亞巴郎!倘若有人從死者中到
了他們那裏,他們必會悔改。
亞巴郎給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
,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
聖言默想
今天的福音呈現出富人與窮人的對比,耶穌將
這個故事從世間延伸到永恆 : 富人受罰、窮人
得到安慰。
有趣的是,這個故事中的富人,似乎在死後仍
然沒有反省,他還想差遣窮人拉匝祿辦事;公
義的亞巴郎糾正了他的愚妄。
靈修的盲點也是這樣,我們願意得到最好的,
卻忽略了那「最好的」也能令人產生巨大的盲
點;享盡富足的富翁便是絕佳的例子。
猶太人素來相信 : 若是一個人生來貧困,必定
是位罪人 !
拉匝祿生前除了貧窮,也受到「罪人」的指責
,或許,已飽受委屈;然而,「真正的罪人」
富翁則相反,生活在「讚美 天主,因為,我
不是罪人」的幻覺裡。
可見,凡人視為可稱讚的; 天主看來,或許
不然。
那麼,可靠的準則在那裏?
亞巴郎說道 : 他們已有了梅瑟和先知;法律和
先知都提醒我們敬愛 天主、 友愛眾人。
主,祈求禰賜給我們專注的恩典,教我們看到
受苦的人,並在這四旬期裡嘗試活出教會施捨
「哀矜」的愛德,俾能根植在禰的愛內,成長
為一棵溪畔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