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 教宗方濟各到羅馬城外公墓主持追思已亡彌撒。
十一月二日、追思已亡節,當天下午,教宗方濟各前往
羅馬城外【第一門公墓】主持彌撒聖祭,為所有已故的
信徒祈禱,包括無人紀念的亡靈。
在當天的推文中,教宗寫道:『我們懷著信德給已故的
親人掃墓,也為無人紀念的亡者祈禱』。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約伯傳》,敘述約伯經受
重大考驗時仍對 天主懷有熱切的希望。
教宗解釋說,約伯處於黑暗中,他瀕臨死亡之門;在這
焦慮、悲痛及苦難中,約伯宣示了他的望德:『我確實
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我
要看見 天主,我要親眼看見祂,並非外人』(約十九
25~27)。
教宗指明紀念亡者的雙重意義:悲傷和希望。
他說,墓地是個悲傷的地方,它讓我們記起已故的親人
,同時也提醒我們將來也要死亡;然而,我們在悲傷中
卻拿著鮮花做為希望的標記。
悲傷攙和著希望,這就是我們眾人在今天慶典中的情感
;我們在親人的遺體前紀念他們,同時懷抱希望。
我們也感受到這希望能幫助我們;因為,我們也必需走
這段旅程,我們人人都將走這段旅程。
或早或晚,人人都有這一天;痛苦或多或少,人人都要
經歷;但是,我們是藉著希望之花,抱持著那對來世的
強烈希望來走這段旅程。
教宗強調,耶穌揹著祂的十字架第一個走完了這旅程,
為我們開啟了復活的希望之門;今天,我們帶著這雙重
記憶返回家中,紀念過去,我們已故的親人;謹記未來
,我們將走的旅程。
我們應堅信耶穌的承諾:『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若六4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