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嘉祿˙鮑榮茂
(St.Charles Borromeo) 10月24日
米蘭樞機主教,主曆一五八四年
西元十六世紀,聖教多難;教會的中流砥柱、改革運動的
中心份子共有四位:教宗聖庇護五世、聖斐理伯內利、聖
依納爵和今天瞻禮紀念的聖嘉祿˙鮑榮茂。
聖嘉祿˙鮑榮茂出身意國米蘭貴族,生於主曆一五三八年
十月二日,父親是包絡米伯爵,母親系出名門,是教宗庇
護四世的姊姊。
嘉祿有弟兄、姊妹六人;他自幼熱心敬主,年十二歲,行
剪髮禮,在米蘭學習拉丁文。
畢業後,入巴維亞大學;在學校裏,他已有超凡的聖德,
同學奉為模範;二十二歲那一年,他考取博士學位。
主曆一五五九年,教宗保祿四世駕崩;嘉祿的母舅梅田西
樞機當選繼任,即庇護四世。
嘉祿聖德卓著,被陞任樞機、兼米蘭教務管理員;不久,
教廷任命他為波倫日、羅麥雅特使;葡萄牙、瑞士、荷蘭
「保佐人」;方濟各會、加爾默羅會及其他若干修會的「
保佐人」;雖然,嘉祿身兼數職,處理公務,頭頭是道;
他在百忙中還抽出時間,從事音樂和體育。
嘉祿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熱心提倡學術研究,在
梵蒂岡創設了學術研究協會,延聘專家做學術演講、擔任
專門研究工作。
嘉祿在教會擁有崇高的地位和權力;可是,他非常謙遜,
常常擔憂自己的地位太高、自己的權力太大,惴惴不安;
他渴望早日掛冠求去,入隱院修道。
有一次,巴格德主教可敬的巴爾多祿茂到羅馬,嘉祿就將
自己的心事告訴巴爾多祿茂:「你知道我的環境,我希望
把這些公職卸去,入修院隱修,與 天主日日晤談;外界
的關係,一概斷絶」。
巴爾多祿茂勸他不必擔憂, 天主賞賜他這個尊貴的地位
和權力,是叫他充分利用,為聖教會服務;所以,他必需
努力工作,幫助聖教會傳揚福音,榮主、救靈。
教宗庇護四世就任後不久,決定重開脫利騰大公會議(按
,該會議於主曆一五五二年起休會),負責執行這項偉大
任務的是聖嘉祿。
主曆一五六二年,脫利騰會議復會;這次會議(脫利騰會
議的第三部份)歷時兩年,召開大小會議多次,討論各項
有關教理和教會紀律的重要議案。
會場最活躍的人物是聖嘉祿;歷史性的脫利騰大公會議,
獲致如此美滿的成績,聖嘉祿是第一位功臣。
脫利騰會議進行中,嘉祿的父親包絡米伯爵逝世;按律,
爵位應由嘉祿繼承;可是,嘉祿一心獻身事主,視富貴如
敝屣,就將伯爵的名銜讓給叔父儒呂。
主曆一五六三年,嘉祿領受了鐸品神職;二個月後,被祝
聖為主教。
可是,他教廷的公務太忙,一時來不及上任、赴米蘭治理
教區。
教會根據脫利騰大公會議的決議,編製要理書、修訂禮儀
和聖教音樂,這任務又落在嘉祿的肩上。
那時候,米蘭教務由副主教代理,這位副主教忠實執行大
公會議的改革方案,由一批耶穌會士協助辦理。
聖嘉祿獲得教廷批准,忙中偷閒,赴米蘭召開教務會議、
視察本區教務;臨行時,教宗授予義大利全境特別欽使的
榮銜。
他到了米蘭,備受信友的熱烈歡迎;第一天,在主教大堂
講道,主題是聖經上耶穌說的:「我渴望又渴望同你們吃
這一次逾越節羔羊」。
米蘭教務會議按照脫利騰大公會議的決議,擬訂神職人員
的訓練方案,對於彌撒聖祭、施行聖事、星期日講解要理
及其他重要問題,擬訂了周密賢明的執行細則。
嘉祿以特別欽使的身分赴多斯卡尼處理會務期內,奉召返
羅馬;教宗庇護四世病篤,嘉祿和聖斐理伯內利隨侍左右
,為教宗送終。
新教宗聖庇護五世登極,挽留嘉祿繼續在教廷供職;嘉祿
因米蘭教務亟待本人親自治理,不容久離任所,婉言拒絶
;教宗無奈,准他離京,臨行時,賜予特別祝福。
主曆一五六六年四月,嘉祿到米蘭,致力整頓教區紀律。
他自己以身作則,操務苦行,生活儉樸;主教府收入全部
撥充慈善事業。
有一次,人們見他的被縟太薄,特別給他添置一條厚被褥
;嘉祿道:「不必買;假如,天氣寒冷,上了床,身體自
然會暖和起來」。
亞斯底主教隨聖嘉祿視察教區,他在嘉祿參加的殯禮中,
發表誄詞道:「我隨嘉祿主教視察教區,天氣非常寒冷,
他深夜還在臥室讀書,身上只穿一件單薄的長衣。
我問他要不要加穿一件衣服 ?
他答道:我沒有別的衣服;白天,我穿主教的禮服,夜間
,穿便服;我只有這一件便服,夏天和冬天都是一樣」。
嘉祿把主教府的銀器賣掉,所得的錢全部捐給貧苦的教友
;除了慈善事業外,嘉祿復撥鉅款資助學校。
杜愛英國學院的大部份基金由嘉祿捐助;所以,亞倫樞機
稱他為「杜愛英國學院的創辦人」。
嘉祿為本區神職人員組織退省神工,他自己每年參加避靜
二次;每天早晨,奉獻彌撒聖祭前,行告解一次。
嘉祿對教會所訂的禮儀非常注意,無論他有什麼急事、或
是遇到冗長的禮儀,總是用心地誦唸經文,絶不草率。
嘉祿愛主的熱忱,鼓舞著眾人修德行善;嘉祿的善表,是
他整頓教區紀律最有效的武器。
他召集教務會議多次,擬訂改革紀律的詳細方案;嘉祿在
推行改革運動時,恩威兼施。
嘉祿的口才並不很好,他的講道完全靠個人的努力,才能
獲致成功。他的知友亞基利說:「嘉祿沒有天生的口才,
說話的聲音又很低;可是,他一上講壇,字字打入聽眾的
心坎,這一點的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嘉祿對兒童的要理非常注意,除了督促本堂司鐸每主日要
講道以外,他又創設了教理研究會。
研究會擁有七百四十所教理學校、三千名要理講解員、四
萬名學生;聖嘉祿可以說是「主日學校」的鼻祖。他創辦
的公教主日學校,比誓反教的主日學校早二百年。
嘉祿的傳教工作獲得巴爾納伯會的協助頗多。
主曆一五七八年,他創立了「聖盎博羅削會」,會士都是
不加入任何修會的司鐸,志願為主教服務,矢發服從主教
的聖願;會士們協助嘉祿辦理許多傳教事業。
嘉祿大刀闊斧的改革,遭到當地權貴的反對,自在情理中
;關於教會和地方行政機關的權限問題,雙方相持不下,
請求教宗和國王裁斷,結果,嘉祿獲得勝利。
有一次,嘉祿視察教區,市政參議員乘機掀風做浪,妄稱
嘉祿無權視察,要求教宗將他撤職。
可是,國王也支持嘉祿,命令總督尊重主教的教務視察權
,市政機關不應妄加干涉。
若干反對嘉祿的人計畫陰謀暗殺聖人,兇手埋伏在主教小
聖堂的門口;嘉祿跪在祭台前念晚禱經,兇手開槍射擊,
嘉祿僅受微傷,安然脫險。
米蘭農田歉收,糧荒嚴重;嘉祿募集穀、麥,賑濟災民;
主教府每天供給三千災民的口糧。
嘉祿致力訓練神職人員,創設修院三座;十八年內,召集
教務會議十六次。
主曆一五七五年,嘉祿為得聖年大赦,前赴羅馬;下一年
,米蘭舉辦聖年大赦,教友湧集,盛況空前。
米蘭大疫期內,總督和縉紳離城逃避,嘉祿不顧生命危險
,留居城內,主持救濟工作。
主教府神職人員不夠分配,嘉祿就向各修院呼籲,請他們
協助;修士紛紛響應主教的號召,全體動員,參加看護病
人的工作。
這一次米蘭疫病的嚴重空前未有,喪命者不計其數,商業
停頓、糧食缺乏;嘉祿每日需籌募糧食、銀錢,供應數千
人的膳食,煞費苦心。
主教府的財產全部變賣後,嘉祿還欠了許多的債,他甚至
將宗教遊行所用的帳篷都全部拆下來,裁製衣服發給災民
使用。
嘉祿建造了許多臨時病院、在街道上搭蓋臨時祭台,病人
可以在自己的視窗望彌撒。
嘉祿復將教友們組織起來,協助神職人員看護病人。
他自己每天親往城內各區照顧病人,給他們準備善終。
米蘭大疫於一五七六年爆發,兩年後(一五七八年)方才
終止;在這二年內,嘉祿日以繼夜獻身為病人服務,心力
交瘁,個人生命安全早已置之度外。
主曆一五八零年,十二位英國青年由羅馬前往英國傳教,
道經米蘭,嘉祿熱烈招待他們;其中有一位在米蘭講道,
那就是十八個月後在英國為主致命的真福雷夫沙文。
嘉祿與聖類思公撒格相遇,是主曆一五八零年的事;那時
候,聖類思才只有十二歲,初領聖體時,送聖體給他的是
聖嘉祿。
嘉祿公務繁劇,睡眠不足,身體一天比一天衰弱;教宗額
我略十三世禁止他在封齋期內守齋太過份。
主曆一五八三年,嘉祿以教廷特派視察員的身分巡視瑞士
,他全力勸化誓反教徒歸正;有一天,遇到一位不識字的
牧童,費了很長的時間教他念 天主經、聖母經,待他念
會了,方才走開。
沙華公爵身患重病,群醫束手無策,家人給他準備後事;
嘉祿聞訊,親往探視。當他到了病室,公爵歡呼道:「我
絕不會死,我—定會好的」。第二天,嘉祿送聖體給他領
,並為他祈禱,公爵的病立刻好了。
主曆一五八四年,嘉祿的身體比以前更衰弱;十月裏,他
到華拉流山做了一年一度的退省神工。
是月廿四日起,他病勢惡化;廿九日赴米蘭,諸聖瞻禮日
,在故鄉亞隆伯做了最後一次彌撒,追思已亡瞻禮在米蘭
領受最後聖事。
十一月四日子時,他安逝主懷,得年僅四十六歲。
主曆一六一零年,嘉祿由教宗保祿五世列入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