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要恨,人要救 (若八 1~11)
作者 蔣劍秋神父
耶穌上了橄欖山;清晨,祂又來到聖殿,眾百姓都到祂
跟前來,祂便坐下、教訓他們。
那時,經師和法利塞人帶來了一位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婦
人,叫她站在中間,便向耶穌說:「師傅 ! 這婦人是正
在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在法律上,梅瑟命令我們該用石
頭砸死這樣的婦人;可是,祢說什麼呢?」
他們說這話,是要試探耶穌,好能控告祂;耶穌卻彎下
身去,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因為,他們不斷地追問,祂便直起身來,向他們說:「
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 ! 」
祂又彎下身去,在地上寫字。
他們一聽這話,就從年老的開始到年幼的,一個一個地
都溜走了;只留下耶穌一人和站在那裏的婦人。
耶穌遂直起身來、向她說 : 「婦人 ! 他們在那裏呢?
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她說 : 「主 ! 沒有人」。
耶穌向她說 :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 ! 從今以後,不
要再犯罪了!」
【憐憫淫婦】,是若望福音所獨有的。
仔細默想今天的福音,不難看出,在觀點上,經師和法利
塞人跟耶穌的很不一樣;經師和法利塞人肯定認為,犯邪
淫的婦人應該用石頭砸死。
換言之,罪,要受到懲罰,犯罪的人也應該一樣;罪要恨
,人也要罰。
耶穌卻不同;祂跟罪婦說 :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 ! 』
罪,要恨;人,要救;這是【道成肉身】的目的。
路十九10 : 『人子來,是為了尋找及拯救迷失的人』。
若三17 : 『 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
為叫世界藉著祂獲救』。
真福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很能深刻體會到耶穌的救世使命;
在他的最後通諭【和平於地】中特別強調,意識形態和喜
歡意識形態的人要分開來看;我們可以批判意識形態,卻
應尊重喜歡意識形態的人;因為,人,是 天主的肖像,
必需拯救;恨罪,不恨人。
繼承了若望二十三世教宗的精神 ( 其實,就是福音精神、
耶穌的精神 ) ,梵二強調,人靈的得救是至高無上的法律
。教會的一切 : 神學、聖事、法典、聖經,無一不是為了
救人設立的。
耶穌寬赦了淫婦,救了她一命,是要她改過自新,不要再
蹈覆轍,要重新做人。
拯救有罪的人,是耶穌走上十字架的目的;很多地方廢除
了死刑,是最好的回應。法庭上也有坦白從寬的做法,目
的在給犯人機會,鼓勵他們回頭是岸。
恨罪,耶穌對淫婦說 : 『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 』
耶穌提醒她罪惡的可怕。
『不要再犯罪了』,意即遠離罪惡,如遠離瘟疫一班。
救人第一,耶穌經常同罪人在一起,就是要拯救他們;
娼妓、稅吏,祂一個也不曾拒絕。
瑪竇被召、做了祂的宗徒;匝凱變得謙遜,對自己的過
去,他願意加倍賠償,救恩來到了他的家。
罪,要恨;人,要救;這是【道成肉身】的使命。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