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日星期五傍晚,教宗本篤十六世乘車前往位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一旁的羅馬大修道院訪問
,這所修道院的師生們將在五日慶祝他們的主保信賴之母瞻禮。
在短短幾個小時的訪問中,教宗爲羅馬教區全體修生主持了聖經頌禱,以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
書信的一段章節做爲反省內容。
教宗告訴羅馬教區的修生們,基督的愛是使人獲得解放的紐帶,爲基督的緣故而坐監的聖保祿
宗徒正是爲這一愛的紐帶做了見證。這一紐帶不但讓我們彼此相連,也將我們同
天主緊密聯繫在一起;它不是傷害我們雙手的鎖鏈,卻將我們被束縛的手鬆開。
教宗繼續說,保持精神合一,是要求我們有耶穌基督在苦難中的那種謙卑、溫順和寬宏大量的態
度;我們的手和心需要讓基督愛的紐帶來束縛,他爲了我們甘願做僕人。
談到教會的合一,教宗說:『教會的合一,不是來自外界强行給予的一種【模子】,而是行爲舉
止像耶穌一樣,是和睦、共同努力的果實。』這項努力要求不斷更新我們領受聖洗的恩典,這項
聖事的恩寵並非自動地産生一種言行一致的生活,而是需要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教宗談到 天主對每一個人的召叫說:『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名字受到召喚; 天主是如此偉大
,他爲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時間,他認識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認識我們每一個人;我們
每個人的召叫都是個人的, 上主天主召叫我、認識我,等待我的回答。』
召叫,是個人性質的,這個說法不錯;但是,召叫,也有教會性質;一個人受召叫生活在教會團
體內、修道院或堂區的具體現實中;即便有時我們不喜歡這個團體,教會却仍舊留在與基督相連
的紐帶中。教宗說:『正因爲這樣,我們處在與基督的共融中,接納他的教會這一形體的存在,
在這個身體內有聖神的臨在。』
可見, 天主召喚我們進入一個團體,成爲身體的肢體。教宗進一步解釋說:『我們也該想到,
有人陪伴,在各個時代的人的陪伴下行走是多麽美妙的事啊。在天上和世間有朋友,感覺到這個
身體的美好, 天主在一個身體上召喚我們,並將世界各地的朋友給了我們,令我們覺得幸福。』
但是,要是沒有聖神的吹氣,基督信徒的聖召就無法解釋,失去其生命力。
教宗引用耶穌聖嬰聖女德肋撒的話解釋說,這就是爲什麽每位基督信徒的召叫是三位一體的理由
:與耶穌相遇的奧迹, 天主聖父藉著基督召喚我們與他共融,爲此,他願意將自己的神賜予我
們。
最後,教宗本篤十六世爲羅馬教區的修生們指出宗徒們和童貞瑪利亞是回應召叫的典範;基督向
這些門徒們說:『你們來,看看吧。』
他臨在於天使報喜中,得到這位童貞女的答覆:『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
教宗說:『基督信徒的生活是以受到一個召喚開始的,他對召喚的不斷回應則一直持續到生命的
終結。』
談到成爲司鐸的主題,教宗指出,司鐸的生活需要謙遜,效法基督;這種需要學習的謙遜就是:
『效法走到我面前的 天主,他如此偉大,却做了我的朋友,爲我受苦,爲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