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庭
撒上一 20-22,24-28 ;若壹三 1-2,21-24 ;路二 41-52
今天,我們慶祝耶穌聖家庭節日;瑪利亞、若瑟和耶穌是合一在凝重、深厚的
愛內,建立在他們從 天主父得來的愛的基礎上。
我們的家庭也應該追隨耶穌聖家庭的榜樣,生活在強烈的家庭之愛內,建立於
由 天主父那裏得到的愛。
今天的三篇讀經都向我們宣講家庭關係的問題:
第一篇讀經介紹亞納向 天主堅持不斷地祈禱,得到 天主的恩賜,生了一位
男孩撒慕爾;現在,她將孩子抱到聖殿,把他獻給聖殿、服務 天主。
第二篇讀經提醒我們,我們是 天主的子女;我們不只是人類家庭的成員,我
們還是 天主家庭的成員;這個身分給了我們無上的尊嚴。
福音告訴我們,在聖家內,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安寧;相反地,也同樣充
滿試練和困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福音;福音說,耶穌的父母像守規矩的許多猶太人一樣,
每年的逾越節都要去耶路撒冷。當耶穌十二歲的時候,他們將耶穌帶著一起去
耶路撒冷。
但是,在節日結束,要返回家的時候,經過一天的行程後,瑪利亞和若瑟發現
,他們丟掉了耶穌。
白天的時候,他們以為耶穌和其他孩子們在一起;但是後來,他們發現,那裏
沒有耶穌。這時,他們開始擔憂,耶穌出了什麼事情?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失蹤是一件嚴酷的事情,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家庭
成員陷入了極度的緊張。
瑪利亞和若瑟憂心忡忡,他們到處尋找他;在經過了整整兩天後,他們終於在
聖殿找到了他;耶穌與經師們坐在一起,聆聽並且與他們問答。
經師們對這位十二歲孩子的聰明和智慧驚奇,對他如此認真地聆聽和敏銳地回
答讚歎;福音作者告訴我們,所有聽到的人都為他的智慧和對答驚奇不已。
當瑪利亞和若瑟找到耶穌的時候,瑪利亞向耶穌表述自己和若瑟的焦慮和擔憂
:『兒子,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地找你』。
耶穌卻非常自然地回答他們:『你們為什麼要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應該留在
我父的家裏嗎?』
這裏,我們看到,少年耶穌已經有了自己的身分意識,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方
向;他將自己投身於對 天主父的服務中。這是耶穌最早表現出來的主動性,
表示他已經不再是一位孩子,他已經成熟。
瑪利亞和若瑟非常震驚,他們不理解耶穌的話;他們習慣將他看做孩子,不明
白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事實上,所有的家庭早晚都會有這種經驗;做為父母、做為孩子的教育者並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們逐漸成長,逐漸顯示出他們的個性;為人父母應該
正確地引導這個個性;但是,同時要尊重他們的自由和特色。
瑪利亞和若瑟也正是這樣的,他們接受耶穌的成長,默默觀察意想不到的他的
發展。
在這段插曲後,耶穌與他的父母一同回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
天主之子並沒有高居於父母之上;而是像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的那樣,孝順、
服從父母。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
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成長』。
這是福音中很清晰地敘述道成肉身的事實;耶穌真正地吸取了我們人性的存在
,從被懷孕到死亡,他經歷了所有的我們每一個人應該經歷的成長過程。
這是很好的事情,來認識耶穌這位被我們認為一向是完美無缺的
天主子,他竟然也是慢慢成長起來的;不僅是年齡方面,而且,在智慧和恩寵
各方面。這樣的耶穌,是一位真正的人的耶穌;他的道成肉身不是虛假的。
耶穌真正分享了我們的生活狀態,他也經驗了我們所有的人一樣的困難、喜樂
、希望及人在成長過程中特有的穎悟。
第一篇讀經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導,亞納沒有生過孩子,她祈求
天主,希望能夠有一位孩子如同 天主的恩賜。她堅持不斷地祈禱,流了許多
的眼淚;因為,不生育,對她是個非常殘酷的事實。
最後,她的祈禱終於獲得了垂聽:『亞納懷孕,並且,生了一位兒子,為他起
名撒慕爾;因為,是我向 上主求得了他』。
撒慕爾這個名字,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 天主垂聽了我、 天主答覆了我』
最讓我們驚奇的是亞納,當她給孩子斷奶後,(很有可能是三歲,因為,那個
時候,婦女給孩子餵奶時間很長),她又帶著孩子來到聖殿,將孩子奉獻給
天主。她向大司祭厄里說:『我主,請聽:我主,就如你活的那樣真實,我就
是曾在你身旁祈求 上主的那個婦人。那時,我為得到這個孩子祈禱,
上主就賞賜了我所懇求的;所以,我現在把他獻給 上主,他一生是屬於
上主的』。
亞納的這個舉動似乎很奇怪;在祈禱了許多年之後,好容易得到了一位兒子,
現在,又要放棄他,將他獻給 上主。
似乎很矛盾;但是,事實上,亞納表示了一種清醒地認識:自己從
上主那裏得到了恩賜,現在,應該感謝 天主。
她明白,將兒子奉獻給 天主,並不是失去兒子,這個兒子永遠是自己的兒子
子;但是,他還要是一種聯繫,一種她與 天主的活生生、可見的聯繫。
通過這個歸還,來表示對 天主的感恩,建立一個她與
天主之間強烈又深刻的合一。
這段經文也是給所有做父母親的人們的一個教導:兒女,總是
天主給與的偉大禮物;再也沒有比看著一個生命在恩寵和智慧上一天天地長大
更加明亮的禮物了。兒女,是最奇妙的禮物,是被 天主所愛的存在;所以,
他們應該獲得足夠的尊重。
一位孩子,不是一個玩具;一個玩具,屬於一位孩子,是孩子玩耍的工具,孩
子對這個玩具可以做隨意想做的;玩具從來不會抗議。
但是,一位孩子是一個人,他有著完全做為人的尊嚴,他也被
天主所尊重、所引導;因為,他是一個人,有能力認識
天主、愛天主。在我們的生命中,再也沒有比這更加讓我們喜樂的了。
為人父母者應該明白,他們並不是孩子的所有權人;孩子是活的人,他不屬於
任何人;孩子是 天主的禮物,被 天主所尊重、看護、所認可;
上主擔保他實現一個燦爛的生命。
第二篇讀經講述我們與 天主的關係:面對 天主,我們如同孩子,我們都是
他的兒女,這是一個奇妙的事實。
我們一起來讀若望一書:『請看,父賜給我們何等的愛情,使我們得稱為
天主的子女;而且,我們也真是如此』。
我們現在是 天主的子女;借著洗禮,我們進入 天主的家庭,成為他的兒女
。耶穌又給與我們分享他做為 天主之子尊嚴的恩寵。
在耶穌內,我們成為義子;如同聖保祿說:「你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
做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做義子。因此,我們呼號:
『阿爸,父呀 !』」(羅 八15 )。
在我們心中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引導我們虔誠地祈禱:我們的 天父……。
這是非常奇妙的事情:如此偉大、高遠的 天主,與我們可憐的人不能相比的
天主,竟然為我們屈尊,為了使我們成為他的兒女。
若望繼續寫:『我們被召叫做 天主的子女,我們真的是』。
我們做為 天主大家庭的一員,這是我們深刻喜樂的泉源、是堅韌的信仰,愛
情不斷成長的保證。
愛,是 天主的恩寵、也是 天主的命令; 天主的命令是雙向的:『他的命
令就是叫我們信他的子耶穌基督的名字,並按照他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信耶穌,是成為 天主大家庭成員、成為 天主子女的條件。
我們一起來讀若望福音的序言:『凡接受他的,他給他們,即給那些信他名字
的人權能,好成為 天主的子女』(若一 12 )。
信仰,是根本的需要,它使我們的愛變得深刻。沒有信仰,愛,只能夠停留在
膚淺的層次,脆弱無力。因著信仰,愛變得深刻;因為,有了
天主做泉源、一個永遠不會枯竭的泉源。
讓我們感謝 天主;因為,他使我們感覺到我們是他的兒女、是他的家庭成員
,與他有如此深刻的關係。我們是 天主的子女,因此,我們可以強烈地愛
天主;而且,我們被邀請互相愛護在 天主的大家庭之內。
每一個人間的家庭都是 天主聖三的肖像,也都是對
天主三位一體之愛的分享。這愛觸及我們、打動我們,轉化我們的生活,為了
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更加豐沃。
(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