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恩寵與信德的家庭
主内的兄弟姐妹:
这個主日,我们与普世教会一起庆祝圣家節。
我们都知道,圣家,指的就是,耶稣、瑪利亞和若瑟所组成的家庭。
圣家,是所有家庭的模範;因为,它除了是一個和谐、美好、有很强生命力的
家庭之外,更是一個充满恩寵与信德的家庭。
恩寵与信德,是一個家庭生命的中心;家庭,是活出恩寵和信德的真实场所。
在圣家中,我们其实还可以看到恩寵与信德的另一個全新面目。
耶稣、瑪利亞和若瑟都是充满恩寵,也就是蒙受 天主祝福的人;但是,他们
有怎样的一個信德呢?耶稣又是否有信德呢?
在回答耶稣是否有信德这個问题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信德的定義是什麼?
《希伯来書》第十一章一節说:「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
的確證」。信德,担保还没有实现的事情;信德確證天上真正的现实。
换句话说,信德,肯定和支撑希望,并对尚未看见的事情有認知和意識。
雖然,《希伯来書》紧接着说:「因这信德,先人们都曾得了褒揚」;可是,
在同一章的三十九至四十節却又说:「这一切人雖然因着信德获得了褒扬,但
是,没有获得所恩许的;因为, 天主为我们早已预備了一种更好的事,以致
若没有我们,他们絕得不到成全」。
「先人」,是指耶稣基督降生前的人;「我们」,是指相信耶稣基督的人。
我们因相信耶稣基督,都获得了恩许;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实现了信德所担
保和確證的事情。
如此,我们已不能再问之前提出的问题,耶稣是否有信德了。
一方面,这是因为耶稣并不需要憑信德来相信 天主,他從開始就与
天主同在:「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 天主同在;圣言就是 天主」
(若一 1)。
另一方面,一如《希伯来書》第十二章二節的解释:耶稣是「信德的創始者和
完成者」;耶稣给我们详述了他在 天主那裏所看见和聽见的一切(若一18)
。耶稣说:「我说的,是我在父那裏所看见的(若八38);凡由我父聽来的一
切,我都顯示给你们了」(若十五15)。
耶稣揀选了我们,使我们有信德,也使我们的信德能结出果实;而且是常存的
果实(若十五16)。
那麼,圣母瑪利亞和圣若瑟又有怎样的一個信德呢?
在反思这個问题之前,我们也必须先观察一下舊约的信德,也就是先人们的信
德;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圣母玛利亞和圣若瑟的信德的全新面目。
舊约的信德,是亞巴郎的信德;亞巴郎的信德,其实并非只是他個人的信德,
更是他整個家庭和家族的信德。
亞巴郎相信 天主是永遠生活的 天主;在永生的观念下,亞巴郎把生命
的延续置於家庭的中心。
明確地说,亞巴郎的永生观念,是传宗接代的永生观念。
这就是为什麼亞巴郎如此强调要有自己親生的兒子;因而,向
天主说:「我主、 上主!祢能给我什麼?我一直没有兒子;祢既然没有赐给
我後裔,那麼,就只有一個家僕来做我的承继人了」(創十五 2-3)。
天主答应赐给亞巴郎一位親生的兒子,并且,许诺亞巴郎的後裔要如天上的星
辰一样多(創十五 5)。
也就是说, 天主向亞巴郎许诺,要赐给他永遠、而且豐盛的生命。
亞巴郎的信德,就是相信 天主必定会对祂的许诺忠实到底。
亞巴郎的这個信德,经得起一切考验;所以, 天主以此算为亞巴郎的正義,
并且使亞巴郎的这個信德成了传承 天主救恩的管道。
耶稣基督、 天主救援,之所以能够降生成人、与我们同在,也就是因了亞巴
郎对 天主的信德。
圣母玛利亞和圣若瑟的信德,与亞巴郎的信德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在相信耶稣的恩寵下,获得了 天主的恩许,并在对耶稣的信德中活出他
们的生命。
從一開始,圣母玛利亞就不是因为不孕而怀孕,不像她的表姐依撒伯爾(路一
7)和亞巴郎的妻子撒辣依(創十六 1)、也不像撒慕爾的母親亞纳(撒上一
10 - 11)或三松的母親(民十三 2 - 3)那样,因为不孕而悲苦。
圣母玛利亞是因为在 天主前先获得了寵幸而怀孕,她所要诞生的是至高者的
兒子、 天主的圣者耶稣(路一26-38)。
從一開始,圣母玛利亞也不是为了要延续生命而生子;她是为了要遵照
天主的旨意而生子:「看, 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话成就於我吧!」(路一
38)
圣若瑟如同圣母玛利亞一样,也是为了要遵照 天主的旨意而接纳耶稣为自己
的兒子:「若瑟從睡夢中醒来,就照 上主的天使所嘱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
子;若瑟雖然没認識她,她就生了一個兒子,给他起名叫耶稣」(玛一24-25)
。因着圣若瑟的身分,耶稣可以名副其实地被称为「達味之子」;因为「若瑟
是達味家族的人」(路二 4)。
因此,圣母玛利亞和圣若瑟的信德,是为承行 天主旨意的信德。
在《路加福音》中,孩童耶稣第一次说话就顯示出他们的信德:「我必须在我
父親那裏」(路二49)。
这句话,按照希腊原文的语意也可以翻譯为:「我必须從事我父親的事業」或
「我必须在属於我父親的人当中」;明確的意思就是:「我必须承行
天父的旨意」。
耶稣第一次说话,就立刻表明了他与 天父的關係;这说明了耶稣成长的家庭
,是一個非常虔诚、且遵守瑟梅法律的猶太人家庭。这种家庭环境助长了孩童
耶稣与 天主的親密關係。
圣史路加告诉我们:「耶稣的父母,每年逾越節都上耶路撒冷去」(路二41)
;只有虔诚守法的猶太人才每年按照習俗到耶路撒冷过逾越節,例如:撒慕爾
的父母親(撒上一 3,21;二19)。
虔诚、守法,首要的重点就是,承行 天主的旨意。
從圣家全体成员的身上,我们看到恩寵与信德的中心已经從短暂的延续生命转
变到永恒的碰觸生命;從接受 天主的恩赐到接受 天主自己;從承行
天主旨意为获得 天主的恩寵,到以 天主的恩寵来承行 天主的旨意。
圣家的信德也已经從一個没有復活的舊约信德進入到一個有復活的新约信德。
没有復活的信德,要靠在这世上延续的生命来肯定对永生的意識;有復活的信
德已经擺脱了这個限制,它追求的是透过这世界的生命来盡入
天主的生命。進入到 天主生命的唯一途径就是耶稣基督;耶稣说:「我是道
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裏去」(若十四 6)。
圣家,是我们每一個家庭的模範;我们要像圣母玛利亞和圣若瑟那样,從耶稣
满盈的恩寵中领受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若一16)。
我们也要讓圣家激發我们在家庭中活出復活的信德,用我们世上的生命来博取
天上的生命。
在这信德年,願圣家祝福我们每一個人的家庭,願圣家成为我们获得及活出信
德恩寵的中保。 阿们。 ~ 张德福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