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德,是愛與服務他人
五月十五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封聖
大典,隆重冊封聖教會的十位新聖人;教宗指出,
這些聖人的生活是 天主在歷史中的反映,他們滿
腔熱情地領受了 天主神聖的召叫,慷慨地把自己
奉獻給他人。
被冊封的十位新聖人分別是:荷蘭記者布蘭茲馬(
Tito Brandsma)神父;印度平信徒拉匝祿,人稱
『 天主的助祐』(Devasahayam Lazzaro);
天主教教理司鐸會創始人德比斯(Cesare de Bus)
神父;貧窮姐妹會和聖家兄弟會的創始人帕拉佐洛
(Luigi Maria Palazzolo)神父;聖召會和聖召修
女會創始人魯索利洛(Giustino Maria Russolillo)
神父;在撒哈拉地區傳教的法國籍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神父;獻聖母於聖殿女修會創始人
里維耶(Maria Rivier)修女;露德無玷聖母嘉布
遣修女會創始人桑托卡納萊 (Maria di Gesù
Santocanale)修女;意大利洛阿諾嘉布遣第三會
創始人魯巴托 Maria Francesca di Gesù Rubatto
修女;聖家小姐妹會共同創始人曼托瓦尼(Maria
Domenica Mantovani)修女。
當天,羅馬的清晨陽光明媚,十位新聖人的肖像畫
高高懸掛在聖伯多祿大殿正面上方,格外引人注目
;這十位聖人的生活見證得到了教會的認可,成為
普世信友效法的芳表。
教宗以耶穌說的『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
們一樣』(若十五12)展開他的講道,提醒在場的
五萬信衆説,為了解我們是否是耶穌門徒的尺度有
兩個基本要素:耶穌對我們的愛和愛他人。
在談到第一個要素,教宗強調,一切都源自於
天主的愛,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核心不是我們的才
能與功勞,是 天主給予我們無條件和無償的愛。
這個世界讓我們相信,我們的價值在於我們是否能
生產出東西;但是,福音告訴我們生命的真相就是
:我們是被愛的。
教宗引用當代靈修導師亨利˙盧雲Henri Nouwen
的話做解釋,早在任何人看到我們之前,我們就被
天主的慈愛之眼所看見。
教宗說:有時候,我們過份強調自己努力行善,就
創造了一種聖德的理想。
這種理想過份著重於我們自己、個人英雄主義、捨
棄的能力和為獲得獎賞而犧牲自己,這是一種過於
『白拉奇主義』的生活觀和聖德觀。
我們把聖德變成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把它從日常
生活中分離開來,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街道的
塵土中、在現實生活的考驗中,以及正如阿維拉的
聖女大德肋撒對她同會姐妹們所說的那樣『在鍋碗
瓢盆中尋找並擁抱它』。
接著,教宗繼續談基督徒生活的第二個要素:彼此
相親相愛。
這話不僅是耶穌對我們的邀請,也指示出祂愛我們
並賜給我們 天主聖神;因著 天主聖神,我們能
夠愛那些與我們相遇的弟兄、姐妹。
教宗說:恰恰如同祂愛了我,所以,我能夠去愛。
基督徒的生活本來就那麽簡單,是我們用很多東西
把它搞得複雜了;但是,它本來就那麽簡單。
那麽,這愛到底是什麽?
教宗指出,耶穌在宣布『彼此相愛』的命令之前,
祂先給宗徒們洗腳,而且,祂最後死在了十字架上。
教宗解釋道,愛,就是服務和給予生命;也就是說
,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卻分享
天主賜給我們的特恩和恩典。
生活出服務的精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捫心自問:
『我能為他人做些什麽?』
給予生命,就是把自己奉獻出去;在現實生活的具
體行動非常重要。
於是,教宗引用《你們要歡喜踴躍》(Gaudete et
exsultate)宗座勸諭中的話説:聖德,不是由一些
英雄的行為組成,是由日常生活滿溢的愛所構成。
你是獻身生活者嗎?
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喜樂地活出你的奉獻。
你是已婚者嗎?
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愛護和照顧你的丈夫或妻
子,一如基督怎樣愛了教會。
你正在為謀生工作嗎?
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正直、稱職地完成工作,
為你的同伴爭取正義,不讓他們繼續失業,要讓他
們始終享有合理的薪資。
你是父母或祖父母嗎?
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耐心教導子女跟隨耶穌。
告訴我,你掌權嗎?
今天,這裡有許多掌權者;我問你們,你們掌權嗎
?那麼,你的成聖之道就是努力爭取公益、摒棄私
利(參閲:《你們要歡喜踴躍》第14號)。
這就是成聖之道,就是這麽簡單!就是在他人身上
看到耶穌。
隨後,教宗把話題轉回到當天被封聖的新聖人身上
,這些聖人以不同的身分回應了 天主的召叫、活
出了福音的聖德。
在結束講道時,教宗鼓勵在場的信衆:讓我們努力
嘗試;通往聖德的道路不是封閉的,它涉及每一個
人,是對我們所有人的召叫。
我們每個人都蒙召走成聖之路,『一個獨特且不重
複的聖德』。
天主對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計畫,讓我們以喜樂
之情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