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月十一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周三

公開接見活動,教宗方濟各以聖經人物友弟德

為核心展開以老年為主題的第九次要理講授。

友弟德保衛了以色列,然後,回到自己的城市

安度餘生,她的智慧名聞遐邇。

教宗指出,當代的年長者也能從友弟德的榜樣

中獲益良多;聖德芳表不僅存在於「聚光燈下

的偉大事件」,它往往也能在對困境家庭傾注

的愛和支持受威脅團體的執著中找到。

友弟德是一位百歲人瑞;教宗指出,「長壽,

現在並不罕見」,今天的人退休後還有大把的

年歲要活。

很多人把退休當做辛勤努力工作後理所應當、

熱切期盼的休息時光;但是,「停止工作也是

擔憂的原因」,因此,人們思索要如何填滿空

閒時間。

有些年長者可以含飴弄孫;教宗表明,今天,

祖父母在家庭裡的角色很重要,能協助養育孫

子、孫女,即使現在「孩子生得越來越少」,

而且,有時候,祖父母住得遠,不方便往返接

送。

另一種情況是,父母親不願意把教育兒女的任

務託付給祖父母,只讓祖父母參與基本的照顧

;為此,教宗指出,「連在教養和親戚關係領

域也出現新的需求,要求我們調整代際之間的

傳統盟約」。

其實,不同世代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教宗省

思道,在現代社會的新處境中,我們大家是否

一起嘗試讓代際關係變得更有人情味、更融洽

、更公平?

「對於祖父母來說,他們聖召的一大重點在於

扶持兒女教養幼童。

孩童學習溫柔的力量和尊重脆弱,這些無可取

代的課題通過祖父母很容易傳授和領會。

祖父母則學習到,溫柔和脆弱不光是日漸衰弱

的徵兆,對青年而言,這些更是增進未來的人

情味的過程」。

回到友弟德的榜樣,她年紀輕輕就守寡、膝下

無子;但是,她晚年活出了「圓滿又安詳的時

節,意識到要善盡        上主託付於她的使命」。

這位婦人為家庭和團體留下了「智慧、溫柔和

奉獻的美好遺產」;這些遺產包括物質和非物

質層面。

教宗表示,一提到遺產,我們常會想到物質財

富,很少想到老年人的善行、或是播下的善的

種子;善是我們所能留下的最好的遺產。

友弟德恰恰是在晚年解放了自己的奴婢(參閱

:友十六23),對周遭的人流露出關懷和人性

的眼神。

年老時,視力會有所減退,但是,內在的眼神

看得更透徹,那是用心靈來看的。

人變得能夠看到過去不曾留意的事物。

老年人懂得洞悉、善於觀察;因此,

上主不單單賦予年輕力壯的人才華,祂依照每

個人的情況施予每個人才華,老年人也不例外。

我們團體的生活必須懂得善用許多年長者的才

華和特恩;儘管在戶籍登記處看來,老年人已

經退休,但是,他們蘊含著有待發揮的珍寶。

為此,教宗叮囑年長者發揮創意、慷慨奉獻:

替人解惑、指點迷津、建設團體、照料萬物、

側耳傾聽。

年長者最好要「支持那些難以求學的弱勢者、

或是遭到遺棄的孤獨人士」。

在要理講授的結尾,教宗再次提起友弟德的芳

表;教宗指出,友弟德晚年並未對自己的寂寞

感到不滿,而是「熱情地以奉獻來填滿

天主賜給她的時間」。

教宗建議眾人閱讀《友弟德傳》,認識這位「

勇氣可嘉的婦女」。

最後,教宗祝願所有做祖母的人「勇敢、睿智

」,願她們留給我們的不是金錢的遺產,是撒

播在兒孫身上的智慧的遺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