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的福音中,我們聽到伯多祿對主耶穌的信德宣示,但是,他拒絕接受主對自己所做出


的受苦、死亡和復活的預言。面對門徒們的負面情緒,主耶穌以講解做門徒的真正意義來糾正他們


的錯誤觀念。做門徒就是一生爲服務奉獻自己,甚至,爲他人付出自己的生命。


主耶穌特別指出,只有如此無私的獻出自己性命的人,才能獲得永恒的生命

今天的讀經一是取自智慧書;這部書是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寫成的,儘管它是舊約經卷中較後期的


作品,然而,它所帶給我們的訊息與聖祖的傳統所帶出的訊息是同出一轍的。就如那些有關亞巴郎


的描述,本書內的詩歌鼓勵讀者們要以上天的要求來活出生命。與   天主建立良好關係的人們將承


受莫大的祝福和益處,這不是這個世界所能想像和給予的。今天所誦讀的章節是取自智慧書的第一


個部份,也就是該書的前六章,其主題是促進信仰的智慧,幷指出它遠勝於世俗的精明。

惡人們的眼光狹窄,他們以爲,他們的處境比義人們優越幸福。問題在於,他們不會把視綫放得更


廣和更遠。惡人們把義人看做是他們計謀中的絆脚石。他們以堅定的態度藐視   天主的誡命以及他


們祖先遺留下來的靈修傳統。爲了證明他們的優越性,他們策劃如何置義人們於死地,以便向人們


展示,義人信賴   天主完全是一種愚昧和毫無根據的信念。對惡人來說,義人是幼稚的夢想者。

惡人如此的想法,當然完全是錯誤的。當他們對世俗物質如此地貪得無厭時,惡人完全意識不到世


上的一切都是造物主贈與的禮物。他們被今世有限的事物阻擋了他們放眼永恒的視綫。當他們發現


一切最好和優越的都只是屬於侍奉   天主的義人時,這一切爲他們來說都太晚了。

在今天讀經二的章節中,雅各伯書的作者指出,自私自利是個人和團體中的各種罪惡之源。在我


們內的私欲催促我們去追求滿足自己的欲望。而這一行爲完全破壞了我們與   天主及他人的關係。

智慧是來自   天主的一個恩典;它也是所有美德的源頭。很明顯地,這些美德帶給每一個人平安


,幷且協助建立團體。

今天,我們聽到的福音章節,取自馬爾谷福音;在馬爾谷福音中曾記述了主耶穌三次預言他的苦難


、死亡及復活。今天的福音章節記述的是三次預言中的第二次;這次預言也跟隨了第一次預言的三


步驟架構:預言、誤解和糾正式的教導。在經過加里肋亞的路途上,主耶穌再次以諄諄善誘的姿態


教導他的門徒們。其中一部分的教導是他告訴門徒們人子要被交付、被殺害,但是,三天后要復活


。儘管,主耶穌就在不久前提到這個預言,他的門徒們仍然不明白他所要說的是什麽。

在今天的章節中,我們看到主耶穌和他的門徒們之間的衝突。他教導他們有關受苦和服務的必要性


,可是,他們却只想到權力和威望。我們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尤其,當主耶穌責問門徒們在路途


上爭論些什麽 ?門徒們則很不情願地吐露出他們路上爭論的內容,因爲,他們爭論的正是他們時時


關心的事,那就是,他們當中誰最大。他們對主耶穌所注重與關心的事絲毫不感興趣。爲糾正他們


的看法,主耶穌告訴他們做門徒的一個基本原則:


“誰若想居首位,就必須居於衆人之末,做大衆的僕人。”

然後,主耶穌以小孩子做爲例子來教導他的門徒;他以小孩做爲例子,不是爲推廣一些熱心的想法


;他認爲,做門徒就是要象小孩一般的天真無邪、開放和善良。主耶穌以小孩爲例子,主要是讓人


們注意到小孩的社會地位。在主耶穌時代的文化社會背景中,小孩的地位是在社會階級中的最低層


。這不表示他們就因此不被珍惜和關愛。這主要是告訴我們,小孩是從最低層次做起


主耶穌教導那些一心謀求社會地位和名譽的門徒們,真正的門徒所要朝向的發展方向,和他們所想


像的完全相反。做門徒所該做的是服務,放棄社會地位,是往社會的下層走,而不是往上爬。


主耶穌這樣的教導正是門徒們所不想聽到的。

今天我們在聖經章節的感動下,做出以下三點反思:

(一) 智慧告訴我們要堅持正義行善


很多人以自己的利益做爲出發點來决定如何行事;這些人的生命原則是以自我爲中心。同時,他們


也不擇手段地去達到目的。或許,他們會得到短暫的勝利和好處,可是,他們將要面對永恒可怕的


後果。“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止是時機未到”這句民間的俗語和聖經的智慧是一致的。


聖經教導我們要無時無刻秉持正義,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他人因自己的過失而蒙受損失。

(二) 滿足私欲就如在填一個無底洞


人類是群體的存有;每一個人的幸福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狀况是休戚相關的。人如果爲滿足自己的私


欲而生活,必會爲他人造成許多痛苦。滿足私欲的人幷不能得到真正和永恒的快樂,相反地,他很


可能爲了要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擇手段。私欲是個無底洞,如果,人的一生是爲了要滿足它,終究


會失望且感到生命的空虛。只有以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態度來生活,我們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

(三) 基督徒不往高處爬


身爲基督徒,我們不應爲獲取權力、榮譽及財富而拚搏。我們一生在乎的是人類社會的福祉和利益


主耶穌時時走入下層人民的生活中,與他們認同的同時也關愛他們。他的教導不是新的教導


,却是這麽難進入我們的耳中以及滲入我們的行動中。


基督的教導挑戰“人往高處爬”的傳統價值觀。


我們該深深記住,只有我們願意學習基督懷著大愛往低處走,我們才能分享他真正的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