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知道 天主的計畫,有誰能想像 上主的意願﹖
有死的人的思想常是不定的,我們人的計謀常是無常的;因為,這必腐朽的肉身重壓著靈魂
;這屬於土的寓所迫使精神多慮。
世上的事,我們還難以測度;目前的事,我們還得費力追求;那麼,天上的事誰還能探究 ﹖
你若不賜予智慧,從高天派遣你的聖神,誰能知道你的旨意 ﹖
這樣,世人的道路纔得修直了,人們纔可學習你喜悅的事,賴智慧獲得救援。」
( 智九 13 ~ 19 )
我這年老的保祿,如今,且為基督耶穌做囚犯的,寧願因著愛德求你,就是為我在鎖鏈中所
生的兒子敖乃息摩來求你。
他曾一度為你是無用的,可是,如今,為你我都有用了;我現今把他給打發回去,【你收下】
他,他是我的心肝。
我本來願意將他留在我這裏,叫他替你服侍我這為福音而被囚的人;可是,沒有你的同意,
我什麼也不願意做,好叫你所行的善不是出於勉強,而是出於甘心。
也許,他暫時離開了你,是為叫你永遠收下他,不再當一個奴隸,而是超過奴隸,做可愛的
弟兄。他為我特別可愛,但為你,不拘是論肉身方面、或是論主方面,更加可愛。
所以,若你以我為同志,就收留他,當做收留我罷!他若虧負了你或欠下你什麼,就算在我
的賬上罷! ( 費 9 ~ 18 )
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
、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
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
你們中間誰願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是否有力完成呢﹖免得他奠基以後
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見的人都要譏誚他說:這個人開始建造,卻不能完工。
或者,一個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交戰,那有不先坐下運籌一下,能否以一萬人去抵抗那
領著兩萬來攻打他的呢﹖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國王離得尚遠的時候,派遣使節去求和平
的條款。
同樣,你們中不論是誰,如不捨棄他的有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 路十四 25 ~ 33 )
第一篇讀經,一開始便提出兩個問題:有誰知道 天主的計畫,有誰能想象 上主的意願?
這句話指出了我們想知道 天主意願的困難;有時,我們以為知道 天主的意願,但是,我們
我們的思想和念頭都是有限的;依撒意亞先知書中, 天主這樣說:「我的思念不是你們的思
這一點,我們可在今天的福音中得到証實;耶穌在福音中所說的 天主的意願,令我們非常震
在福音中,耶穌反複地談了愛這個課題,給了我們愛的誡命﹔但是,我們今天所讀的福音中,
這裏所說的,不再是惱恨,而是「愛……超過我的」,是不同程度的愛。
我們由本性而來的愛,都因自私和尋求滿足自己而變得無用﹔這種愛完全不是慷慨無私的靈性的
這樣, 天主的愛要在我們心中注入新的愛,來愛我們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弟兄……。
耶穌要我們惱恨的不僅是他人,也要惱恨我們自己的生命(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
耶穌必須表現出他要求得如此嚴格,正是為了將 自己賜給我們;如果,只向我們要求有限度的愛
實際上,不是一般的朋友,是 天主的聖子,因此,需要我們以完整的方式在信德、望德、和愛
我們要像接納 天主一樣接納耶穌;十誡中的第一誡正是:「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
在我們的一生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我們要不斷地朝著這個極其強烈、完整而又要求極
如果,我們這樣來接納耶穌,背起我們的十字架,因為,如此徹底的愛,必須放棄尋求私利和個
事實上, 天主愛我們的父親、母親、弟兄、姐妹…………;如果,我們和他結合在愛中,那麼
這便是福音向我們展示的前景;要了解并不容易,因為,正如第一篇讀經所說的:
從一方面來說, 天主要求一切;從另一方面來說,他也賞賜一切。我們很難了解這些,因此,
福音的第二部份中,耶穌說到,在做重要決定前必須先思考;他并舉了兩個例子 :
第一個例子說的是,一個人想建一座塔,首先,他必須坐下來算算需要多少錢,看看他是否有足
第二個例子說的是,一個國王要去和他的敵人、另一個國王交戰,這樣重要的事,他應該在出征
耶穌告訴我們,誰若想跟隨他,必須先好好的考慮,必須明白做他的門徒的條件。
是些什麼條件呢?做耶穌的門徒需要捨棄什麼呢?是要捨棄自己一部份的財產?或是大部份的
在這裏,耶穌又一次表現出他要求嚴格;他要求人捨棄一切,捨棄自己的一切所有,否則,不能
這不表示,每一位基督信徒若想做耶穌的門徒,就必須變賣自己所有的財產,把得到的錢施捨給
基督信徒必須確知自己的心沒有被這些事物所占據;他的心必須以耶穌為中心;必須把整個的心
我們需要祈求 上主給予我們力量,好能朝這個方向前進,不要把我們的心分割為幾份。我們
第二篇讀經讓我們看到耶穌在他門徒的心中注入了多少發自愛的溫情。
保祿是一位滿心熱愛耶穌的宗徒,他為耶穌而活,以致這樣斷言說:「因為,在我看來,生活
保祿把整個心獻給了耶穌,後果是,他對信友、對他在信德內所有的子女充滿了愛;同時,也
保祿在寫給費肋孟的書信中展現了一顆難得的皈依的心。
敖乃息摩是一個潛逃的奴隸,保祿在坐監時接納了他。當時,敖乃息摩到監獄探望保祿,保祿
現在,保祿宗徒寫信給這個奴隸的主人費肋孟,(在當時,奴隸被視為一件財產,一個物件)
保祿請費肋孟持與他一樣的基督信徒的態度,不要懲罰敖乃息摩,而要收留他;不再以他為奴隸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耶穌的愛在那些真正向他敞開心懷的人的心中,注入了多麼細膩的心思。
如果,我們想到古代人的思維,我們必定要因充滿在保祿心中的愛的力量而驚嘆;因著這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