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拜苦路,是基督信仰生活中所謂的一種【熱心敬禮】、或稱【熱心善工】( pious  practice )


,以敬禮為人受苦受難的耶穌為主題。


此敬禮的發展源自於仿效早期許多基督徒去聖地朝聖的習慣;特別去拜訪耶穌以前被捕、被


判刑、揹負十字架上山及被釘死的路程的各個場所,並且,在每處行禮膜拜。


由於不是人人都能去聖地朝聖,因而,許多地方教會在合適的地方,特別在聖堂內牆壁上設


置多個十字架,代表耶穌受難的不同場地,讓教友順序在每一處前朝拜十字架,祈禱、默想。


方濟會士特別鼓勵並推行此一敬禮;到第十五世紀時,此敬禮已經普及各地。


此後,關於十字架設置處之數目以及每處所代表的耶穌受難的不同階段,各世紀不盡一致;


現代 ( 約從第十七世紀開始 ) 都習慣設置十四處。


依照教會理規,此十四處的設置需經由主教祝聖。


通常,每一處的十字架會配以耶穌苦路中受難的不同畫像或雕像;教會也編訂了祈禱文,幫


助信友默想。


近代一些神學學者曾建議,苦路宜設置第十五處【耶穌復活】,完整地表達耶穌的踰越奧蹟


。實際上,有些團體已經採用第十五處做此敬禮的結束。


舉行此敬禮的日期,在以前,有些地方教會習慣在每個主日聖堂聚會時一起拜苦路;現在,


因為社會生活的變遷,部份教友已失去此習慣。熱心教友在聖周五及四旬期的周五仍會去


聖堂拜苦路。


拜苦路 ( 若是設十四處,最好加第十五處 ) ,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到聖地【朝聖】的代替


行動,也可稱之為基督徒人生之旅的縮影;它象徵我們跟耶穌一起走人生【踰越】~ ~ 朝聖


( pilgrimage ) ~ ~ 之旅,邁向期盼的終點、永生的泉源。


耶穌的十字架帶領我們、也帶給我們人生旅途中的力量、勇氣及希望;因此,教會鼓勵信眾


舉行此敬禮。


教宗依諾森十一世和教宗本篤十三世曾頒布大赦給舉行此敬禮者;希望信眾有機會、有時間


舉行此敬禮;尤其是去聖地朝聖時。


習慣上,各地聖堂中都會設置十四處苦路供人敬禮。


其實,有時候,我們在家中也可舉行此敬禮,可將一個十字苦像供奉在顯貴處,藉由祈禱手


冊經文的幫助,一處處地順序做祈禱、默想;這對我們的靈修生活必有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