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
,教宗方濟各表示,信徒受到兩種危險的引誘
:一種是神化世物的誘惑、另一種是崇拜習慣
的誘惑,似乎一切都該永存不朽。
然而,唯一永恆的美,是 天主的美。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兩種甚至是有信德的人
也會陷入的偶像崇拜;教宗說,第一篇讀經和
《聖詠》談到【受造物之美】,但是,也強調
了某些人的錯誤,他們沒能力看透這些美麗之
物,看不到在它們之上的超性。
教宗稱這種態度為內在的偶像崇拜,只停留在
一種美上,沒有進一步的超越。
教宗說:他們眷戀這樣的偶像崇拜、驚奇這些
美麗之物的力量和效能,沒想到它們的主宰更
加美麗;因為,那創造它們的是美的根源和作
者。
看到美麗之物,卻未想到它們終將沒落,就是
偶像崇拜。
落日也有它的美,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陷入這種
眷戀現世之美、看不到超性之所在的危險;這
是內在的偶像崇拜。我們以為世物幾乎是神,
永遠不會消逝,忘記了它們的沒落。
第二種偶像崇拜是崇拜習慣,它使人心靈麻痹
;教宗引用當天福音中耶穌對諾厄和索多瑪時
代的人的描述解釋說:那時,人們吃喝婚嫁,
不關心其它的事;直到洪水來臨、火與硫磺自
天降下,徹底毀滅的時刻來到。
一切都是習慣,生活就是這樣;我們就是這樣
生活,不去想這種生活方式必將消滅。這也是
一種偶像崇拜:眷戀習慣,沒有想到它終將消
逝。
教會要我們看到這些事物的終了。
習慣也可以被當成神,這難道不是偶像崇拜嗎?
教宗勉勵說,相反地,我們應該把目光投向更
遠之處,看到最終的習慣、看到受造物終了後
還在的唯一 天主,好使自己不重覆羅特妻子
回頭觀看的致命錯誤,並確信如果生命是美好
的,末後,同樣也是美好的。
最後,教宗說:我們這些信徒不是向後看、屈
服止步的人,是始終前行的人。
我們在塵世生活中始終前行,關注美好的事物
,迎接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習慣;但是,絕不將
它們神化,它們最終必將消逝。
但願這些反射大美餘暉的小美以及我們的習慣
,能幫助我們活在永恆之歌中,活在默觀
天主的光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