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才能,爭取天國
【福音:瑪二五 14 ~ 30】
那時候,耶穌給門徒講了這個比喻說:14「天國又如一位
要遠行的人,將自己的僕人叫來,把財產託付給他們;他
15按照他們的才能,一位給了五個『塔冷通』、一位給了
兩個、一位給了一個;然後,他動身走了。
16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立刻去用來營業,另外賺了
五個。
17同樣,那領了兩個的,也賺了另外兩個。
18但是,那領了一個的卻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藏了。
19過了多時,僕人的主人回來了,便與他們算賬。
20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上前來,呈上另外五個『塔冷
通』說:主啊!你曾交給我五個『塔冷通』;看,我賺了
另外五個『塔冷通』。
21主人對他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少許事上
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罷!
22那領了兩個『塔冷通』的也前來說:主啊!你曾交給我
兩個「塔冷通」;看!我賺了另外兩個『塔冷通』。
23主人對他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少許事上
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罷!
24隨後,那領了一個『塔冷通』的也前來說:主啊!我原
知道你是位刻薄的人,在你沒有下種的地方收割、在你沒
有散布的地方聚斂;25因為,我害怕,所以,我把你的『
塔冷通』藏在地下;看!你的仍還給你。
26主人回答說:可惡、懶惰的僕人!你既知道我在沒有下
種的地方收割、在沒有散布的地方聚斂;27那麼,你就該
把我的銀子交給錢莊裏的人,待我回來時,把我的連本帶
利取回。
28所以,你們把這個『塔冷通』從他手中奪過來,給那有
了十個『塔冷通』的;29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
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
30至於這無用的僕人,你們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
裏必有哀號和切齒」。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瑪二五14 ~ 30,即著名的「塔冷通」
的比喻;如果,撇開福音中有關苦難和復活的敘述不談,
這個比喻是瑪竇福音最後第二個故事。
塔冷通比喻的內容和緊接在它之前的三個比喻一樣,都在
於教導信仰團體如何在耶穌離去(升天)和再來的這段時
間正確地生活。
不同的是,前面的比喻著重於呼籲大家醒寤等待主的再臨
;然而,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更注重現世的生活,鼓勵人
以具體行為實踐 天主旨意。
由於瑪竇福音的整體教導特別強調滿全 天主所要求的義
德,並且具有相當的急迫性;因此,在福音結尾處安置了
這個有關「託付財寶(才能)」的比喻,顯得特別恰當。
它同時也為下一段經文所報導的末世審判(下主日的福音
內容)做好準備。
比喻的原始對象
路十九12 ~ 27提供一個類似的故事,但是,敘述表達的方
式和瑪竇的版本很不一樣;因此,我們已無法確知耶穌講
述比喻的原始情形。
很可能,這個比喻原本也是耶穌針對猶太領導者說的(參
閱管家的比喻:瑪二四45 ~ 51);但是,也同時呼籲一切
聆聽耶穌福音訊息的人,按著 天主賞賜的才能,結出相
稱的果實。
塔冷通
思高聖經中的經文「塔冷通」,是直接由希臘文按發音直
譯而來;「塔冷通」是一種重量單位,也是一種幣值單位
,其所代表的價值或重量,隨著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數值
;但是,基本上是一個極大的數目(參閱:瑪十八24)。
在我們的經文中,毫無疑問地,瑪竇把塔冷通視為是一筆
相當大的財富。
我們的主日感恩祭典將此譯為「金元寶」,大概是一種文
化適應的嘗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塔冷通」的希臘文字根被接納成
為英文,其意義就是「才能」;轉換到神修幅度上,「塔
冷通」,毫無疑問就是代表 天主賞賜的「恩寵」。
立即行動
這個比喻的結構相當簡單,基本上,可分為兩段:首先是
,即將遠行的主人按照僕人的才能,把財產託付給他們(
14 ~ 18)。後段則敘述主人返回後和僕人們算帳,並施以
賞罰的情形(19 ~ 30)。
第一部份固然是第二部份的準備;但是,其本身就是一個
單元,重點在於,表現每一位僕人面對託付給他的錢財的
態度。
主人按才能分給僕人不同數目的塔冷通;那得了五個的,
立刻賺了五個;得了兩個的,同樣也賺了兩個。
這裏的重點,不只是說出他們都善用了財富(能力)獲得
利益;第16節的經文說,那領了五個塔冷通的僕人【立刻
採取行動】,這個積極行動的態度更是比喻所欲強調的重
點。
論功行賞
比喻的第二部份亦有其獨自的重點:
一方面、強調託付給人的財物必需被用來生利。
另一方面、表達認真工作者必有賞報;主人回來後,前二
位僕人都得到獎賞,得以進到「主人的福樂」中;這裡是
暗示末世的天國喜宴。
而且,主人另外一句讚賞的話「你既在小事上忠信,我必
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便是許諾給信友
天主無限恩寵賞報了。
消極的例子
第三位僕人只得了一個塔冷通,他沒有拿所得的財富去做
任何事,卻把它藏了起來。
雖然,這是當時一般人認為最安全的保管方式;但是,主
人卻把這位僕人的解釋看為他懶惰的藉口。這位僕人口中
的「刻薄」的主人,遂按他的話語懲罰了懶惰的僕人。
這僕人的塔冷通被主人拿去、賞給那已有了十個塔冷通的
僕人;這句經文可能反應出「智慧文學」的思想,強調
天主的賞報超過好人所求、所想的;可是,有罪的人將被
剝奪殆盡。
這位無用的僕人最後所受的處罰和那位「未穿禮服的婚宴
客人」一樣(瑪二二13),他【被丟到外面的黑暗中,在
那裏必有哀號和切齒】。這段對話反映出一個嚴厲的
天主的圖像,其重點並不在於說明 天主是不顧情面的;
是在揭露僕人的懶惰。
對一切基督徒讀者或聽眾而言,這當然是一個警告。
【綜合反省】
這個比喻藉著「過了多時,主人回來了,並和僕人們算帳
」這句話,清楚地表達出末世審判的必然性。
整個故事用敘述的方式,說明 天主審判的原則;
天主審判是絕對公平的,祂要求的並不多,只要求人結出
與恩寵相稱的果實。
人與人之間不必比較,誰也不用抱怨自己由 天主所得的
恩寵太少;因為,每人只需按 天主所賞的財富(才能)
交帳。 (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