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末的救恩
主內的兄弟、姐妹:
這主日是禮儀年倒數第二個主日,教會以穩健的步伐邁
向禮儀年的年關,公然地慶祝「終末的救恩」。
基督信仰和希望的核心在於肯定人生有一個終點、肯定
一切受造物都朝向這個終點前進。
「終點」,在此不是一個悲觀和憂傷的情境;它絕非是
毀滅,反而是目的、是救恩歷史的目的。
耶穌基督來到我們中間,陪同我們一起走向終點,為我
們完整地實現救恩歷史的目的;祂將把我們從時間狹隘
的局限中救出,引領我們進入無止境的永恆、真福的永
泉。
教會在禮儀中邀請我們從終極的角度觀看一切事物,在
世界窮盡的時日,天搖地動、日色無光,人心惶惶;但
是,我們要以信德肯定 天主的一切受造物都將在聖神
內煥然一新。
耶穌說:「在那些日子裏、在那災難以後,太陽將要昏
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上墜落,天上的萬象也
要動搖」(谷十三24 ~ 25)。
耶穌所描述的種種預象,重點並不在於向我們說明末日
令人驚駭的情節,在於告知我們如何準備末日的到來。
那時候,到目前為止,忠實供人們參照和定斷方向和時
間的天象定點已不復存在;到目前為止,讓人們藉以生
活的自然秩序也不再靠得住。這不是說,世界將回復到
它原本「混沌空虛、一團黑暗」雜亂無章的境況(創一
2),卻是說「一個新天新地」即將到來(默廿一 1)。
因此,耶穌接著又說:「那時候,人們要看見人子帶著
大威能和光榮乘雲降來,祂要由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
,聚集祂的選民」(谷十三26 ~ 27)。
耶穌基督再次來臨,是為了以全新的方式親自與人們同
在,做他們的 天主。「祂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
;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
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廿一 3 ~ 4)。
祂還要宣佈說:「看,我已更新了一切」( 5 節)。
那個全新的世界何時來到、或者以怎樣的形式來到,沒
人知道(谷十三32);其實,我們也不必知道。
或許,它猶如種子發芽、成長那樣,靜悄悄地來到;又
或許,在風火雷電中以萬鈞之勢來到。
這景象的描繪總不該誤導我們、或令我們害怕;我們只
需知道它必定要來,以完全信賴 天主之心等待它的到
來,並且熱切地呼求道:「阿們!主耶穌,禰來罷!」
(默廿二20)
我們只需抱持希望,辨識時代的徵兆,謹慎警覺,堅信
耶穌的保證:那日子的到來,絕對是福,不是禍,是「
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谷一 1)的終極實現。
事實上,這主日的福音是耶穌最初宣講的總結;當時,
耶穌開始宣講說:「時期已滿, 天主的國臨近了;你
們悔改,信從福音罷!」(谷一15)
現在,耶穌給我們綜述「末日」、「 上主的日子」,
勉勵我們要醒寤、細心觀察和分辨,做好準備迎接祂;
因為,祂很快就要再來,「人子已經近在門口了」(谷
十三29)。我們要悔改,積極期待主耶穌的再次來臨。
「悔改」(metanoeite) 的希臘文原意不只是改過遷善
,更是拓寬心胸,以終極恢宏的視野,也就是從永恆救
恩的觀點來看待一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取心靈上
真正的自由,看清楚什麽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和久存的
事物。
這主日取自《達尼爾書》的第一篇讀經,幫助我們更進
一步地反省「終末的救恩」,它採用默示錄文學體裁給
我們講述人在末日的處境。
默示錄文體強調 天主的審判以及那肯定會隨之而來的
救恩;默示錄的作者慣於將他們要傳達的訊息放在過去
一些人物的口中,好能隔著一段時間的距離來省思他們
當時的世代。
他們似乎把將來要發生的事件「預先宣報」出來;但是
,這些「將來要發生的事件」其實往往都是剛發生過的
真實歷史,尤其是在苦難中的歷史。
這一手法使他們能在同一部撰述中將過去與未來連結在
一起:過去的事件已然發生,他們可以加以解釋;未來
,是 天主的計畫,他們可以確定地宣佈其結局。
在宣佈 天主審判和希望的訊息中,默示錄文體沒有先
知書的那些緊急呼籲,它們乾脆把 天主的宣佈說成是
藉著神視或由天使直接給人啟示的智慧。
這智慧教人明辨 天主的救恩計畫;人的生活必需與這
計畫相配合,並以具體的方式把它活現出來。
整部舊約聖經,只有在這本西元前第二世紀的《達尼爾
書》中才開始出現死人復活的信仰觀念:「許多長眠於
塵土中的人都要醒起來,有的要入於永生、有的要永遠
蒙羞受辱」(達十二 2)。
這個復活的信仰,是 天主在人實際的苦難中給予人的
新啟示,它擺脫了舊約傳統中傳宗接代那種團體性質的
永生觀,進入到個人的永生觀;它強調人與 天主個別
的親密關係,所有對 天主忠信到底的人都將獲得永生
的恩賜。
與《達尼爾書》同時代的《瑪加伯書》還有更明確的解
說:「宇宙的君王必要使我們這些為祂法律殉難的人復
活,獲得永生」(加下七 9);「世界的創造者必仁慈
地償還你們靈魂和生命;因為,你們現在為愛護祂的法
律舍生致命」(加下七23)。
我們在《信經》中宣誓:「我信肉身的復活;我信永恆
的生命」;這個復活的信仰,一方面就是基於這些舊約
的啟示,另一方面當然是藉著耶穌基督在新約中更圓滿
的啟示;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
,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就信從我的人,必永遠
不死」(若十一25 ~ 26)。
復活的信仰是一種生活的力量,因著復活的信仰,即使
,人不得不遭受痛苦的迫害,他仍然可以勇敢地、真誠
地活出生命;他不能因為眷戀世上的長壽就苟且偷安。
復活的信仰叫人認清真正的生命、真正的安全,只有在
天主那裡可以找到,只有藉著耶穌基督、我們的大司祭
一次成全地奉獻而獲得(希十14)。
人生世上無非就是要到達真正且永恆的生命,那是我們
的終點、我們的目的;因此,讓我們誠心感謝
天主以復活的信仰光照了我們的生命。
讓我們仔細聆聽耶穌、定睛細看耶穌、緊緊跟隨耶穌走
向「終末的救恩」。
讓我們堅持信德,相信風雨過後必會天晴、困苦迫害過
後必有救恩,而且是永生的救恩!阿們。
~張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