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
教宗方濟各主持誦唸三鐘經祈禱活動。
當天的福音谷一40~45記載耶穌治好癩病人
,在當時社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和違規的
舉動;因為,當時,癩病人被視為不潔,被
社團完全排除在外。
教宗指出了耶穌這個舉動的新穎處,祂撫摸
那位癩病人,這是難以想像的。
就這樣,耶穌實現了祂所宣揚的好消息;
天主接近我們的生活,祂對受傷的人的命運
有憐憫之心,祂來,推倒一切阻礙我們與祂
、與他人和我們自己建立關係的障礙。
教宗指出,福音中說『耶穌看到癩病人時,
動了憐憫的心』,可以用三個詞表達
天主的風格:接近、憐憫和愛撫。
教宗解釋道,在治好癩病人的事跡中有兩個
違規行為:
第一個是癩病人所犯的,他違反法律的規定
、接近耶穌。
他的癩病被認為是 天主的懲罰;但是,他
從耶穌身上可以看到 天主的另一張面容:
不是責罰的 天主,是憐憫和愛的 天主,
祂使我們脫離罪惡,絕不將我們排除在祂的
慈悲之外。
這樣,人能夠走出孤獨;因為,在耶穌內找
到分擔自己痛苦的 天主。
第二個違規行為是耶穌的行為,祂超越禁止
與患病的人接觸的法律。
耶穌動了憐憫的心,祂不僅與癩病人説話,
還伸手撫摸他(參閱谷一41)。
教宗說,用愛撫摸,意味著建立關係、進入
共融中,參與別人的生活,直到與他人分擔
傷痛。
耶穌以這種舉動體現出 天主不是無動於衷
,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相反地,祂以憐憫
的心接近、撫摸我們的生活,以溫柔治癒我
們的生活;這是 天主的風格。
癩病,是諸多疾病或狀況的象徵,即使是在
今天,世界各地也有很多人在受苦,因社會
偏見,他們時常受到歧視。
教宗表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傷痛、
失敗、痛苦和自私,這些會使我們向
天主和他人封閉自己;在這些面前,耶穌向
我們宣揚 天主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或教義
,是因我們受傷的人類而令自己受玷污,祂
不怕與我們的創傷接觸。
最後,教宗邀請信眾走出孤獨,克服恐懼;
他也籲請我們向癩病人和耶穌學習『成為違
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