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望、愛三德中與基督合一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耶十七 5~8;格前十五 12,16~20;
路六 17,20~26
本主日的福音給我們講述耶穌說的真福八端的道理,
並且也說到災禍。
耶穌教導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外表、不要停頓只觀察
外貌方面,要深入情況,直到弄清楚,正是那些好像
對我們不利的情況,實際上可能為我們有益;反之,
那些仿佛對我們有利的情況,實際上可能對我們有害。
我們應該辨認真正的價值,這些價值是普通一般不會
受重視的;真正的價值是與基督合一的福音價值、是
愛的價值,是在艱難中有勇氣、在困境中抱著希望和
當我們受到不公義的待遇時卻報以寬恕的價值。
耶穌向宗徒們說:『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
天主的國是你們的。
你們現今饑餓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得飽飫。
你們現今哭泣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
幾時,為了人子的緣故,人惱恨你們,並棄絕你們,
並且以你們的名字為可惡的,加以辱罵、詛咒,你們
才是有福的。
在那一天,你們歡喜踴躍吧 ! 看,你們的賞報在天上
是豐厚的。
所有這些肯定的話語好像令人困惑不解;因為,我們
一般人們不會說:貧窮的人是有福的……,我們是說
:富貴的人、吃飽飯的人是有福的,在幸福中的人們
是有福的……。
但是,耶穌教導我們說,俗世所渴求的這些情況,實
際上呈現著重大危險;因為不利於我們的神修成長。
貧窮,反而對這種成長有利。
這裏所說的,不是實際貧窮、物質上的貧窮,是遠離
物質財富。
耶穌的門徒們不沉迷物質財富;因為,他們願意生活
在追求靈修財富中,與 天主結合並且在信、望、愛
三德中與基督合一,這才是真正的財富,它不可能與
物質思想並存。
所以,我們應該常常潔淨我們的心靈,設法擺脫新約
聖經中所說的那種貪婪和淫欲的傾向;我們應該從這
些罪行中解脫出來,在靈修方面能在信、望、愛三德
中成長。
當我們遇到挫折和考驗時,不要垂頭喪氣,我們應該
充滿希望、應該抬頭仰望 上主,祂正在賞賜我們寶
貴的聖寵,並且還準備更寶貴的聖寵。
耶穌說:『你們現今饑餓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
將得飽飫。
你們現今哭泣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
那麼,當我們與耶穌在祂的苦難中相結合時,我們就
有靈修喜樂的深遠理由,如同祂一樣,我們就應該面
對不公義的情況。
耶穌承受了最大的不公義:祂是無罪的,反而被控告
、被批判、被定罪、被遺棄;祂面對了這些痛苦,正
是為屈服和戰勝邪惡。
如果,我們有幸,能有與祂接受這些考驗的特權的話
,我們就能有大喜樂。
在伯多祿前書四13中,他說:『你們要喜歡,因為分
受了基督的苦難,這樣好使你們在祂光榮顯現的時候
也能歡喜踴躍』。
並且,耶穌向我們說:『在那一天,你們歡喜踴躍吧
!看,你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的』。
耶穌的山中聖訓是一個不容易被接受的訊息,然而,
這訊息確實重要;因為,幫助我們不留戀表面又短暫
的事物。
第一篇讀經取自耶肋米亞先知書,它給了我們一個類
似今天福音中的教訓,特別強調需要信賴 上主。
耶肋米亞先知這樣說: 上主這樣說:「凡信賴世人
、以血肉的人為自己的臂膊、決心遠離 上主的人,
是可咒罵的」。
我們應該把信心放在 上主內:『凡信賴 上主,以
上主做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
我們常常受到的誘惑是依靠人性的力量,這當然有用
;但是,不是基本的。
我們應該把信心放在神聖的人身上;因為,同他們有
關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真喜樂的泉源,並且也
是我們生命中勇往直前的工具。
假如,我們隨從自然傾向,我們就依靠物質事物或人
性關係,那麼,我們就會感到失望。
耶肋米亞揭示給我們的是 : 誰依靠人,卻不信賴
天主,他必像一株在曠野中的檉柳,即使幸福來到,
一點兒也不覺察,只住在曠野乾燥處、滿含鹽質無人
居住之地。
對我們來說,主要的事是要具備基督徒的望德,就是
要與 天主有親密的關係;需要信賴祂,在一切事物
上尋求祂的旨意,那就是救贖的願望,願意我們得到
真善,也給我們工具為達到它。
耶肋米亞肯定地說:『凡信賴 上主、以
上主做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
的樹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熱的侵襲,枝葉茂盛,不
愁旱年,不斷結實』。
第二篇讀經給我們講述復活;聖保祿回答格林多人向
他提出的困難;因為,他們不相信死去的人能復活。
他向他們說:『如果死人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
;如果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仰便是假的,你們還
是在罪惡中。
那麼,那些在基督內死了的人,就喪亡了』。
我們應該相信基督的復活是一件真實的事,基督真的
從死者中復活了 ! 我們也與復活了的祂結合在一起,
這是我們的喜樂與盼望的基礎。
從死者中復活了的基督邀請我們,不要把心放在物質
事物上,是要放在精神事物上;因為這些是更重要的
善事。
例如,一戶家庭中最重要的事,便是家庭成員之間的
關係、他們彼此之間的信心和友愛;其他的事都是次
要的,並不能給予真正的喜樂。
假如,彼此有信賴和友愛之心,那麼,一切情況即便
是再困難的事都可以迎刃而解,可以斷定能克勝一切
困難;理由是,幾時團結在愛心之中,就會產生一種
不可戰勝的力量。
讓我們祈求 上主,協助我們改變思想;因為,我們
常常需要悔改。
我們常常會按照我們的自發傾向行事,也就是信賴物
質事物並企圖追尋俗事世界中所指的幸福;豈不知,
我們應該追求真正的美善。
如果,我們懂得去接納,這些美善就已經存在於我們
的世界中了。
這些便是透過基督、我們與 天主的關係以及從這種
使我們增加活力、使我們成聖並賜予幸福的關係中所
產生出來的聖寵。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