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六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
教宗方濟各引述了當天福音裏耶穌潔淨癩病人
的事跡(谷一40~45),敦促信徒們注視耶穌
的憐憫;祂來,是為我們罪人獻出生命。
教宗在講道中特別強調了癩病人祈求耶穌治好
他的簡單故事,他說,在『禰若願意』這句話
中有祈求的意味,這句話引起了耶穌的注意,
隨後,就有了解決方法。
這祈求是個挑戰,也是個信德的舉動;我知道
,祂能潔淨我,為此,我信賴祂。
教宗問道,為什麽這人內心覺得要這樣祈禱呢?
因為,他目睹了耶穌是如何行事的;這個人看
到了耶穌的憐憫。
憐憫發自內心,促使你去做些事情;憐憫是和
他人一同忍受並承擔他的痛苦,為解決並療癒
這痛苦;這是耶穌的使命。
祂來,並不是宣講法律之後就離去,耶穌懷著
憐憫的心而來;換句話說,祂為我們受苦、為
我們獻出自己的生命。
耶穌的愛如此之大,因著憐憫,祂為我們被釘
在十字架上,直到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教宗籲請信徒重複這簡短的句子:『耶穌動了
憐憫的心』;耶穌有能力親自介入他人的痛苦
和問題之中,因為,祂為此而來,祂始終在我
們身邊。
接著,教宗說到,『 上主,禰若願意,就能
潔淨我;禰若願意,就能寬恕我;禰若願意,
就能協助我』。
如果,你們想要稍微長一點的祈禱,可以這麽
說:『主啊,我是位罪人,求禰憐憫我、以慈
悲對待我』。
在一天當中,在內心多次重複這句簡單的祈禱
:『主啊,我是位罪人,求禰憐憫我』。
福音中的癩病人因著他簡短和奇蹟般的祈禱,
透過耶穌的憐憫獲得了痊癒;教宗說,耶穌不
會因我們感到羞恥。
『神父,我是位罪人;我該怎麽說呢?』
這最好!因為,耶穌正是為我們罪人而來,你
的罪越大, 上主就越接近你;因為,祂是為
你、為我、為我們每個人而來、為我們罪人而
來。
讓我們養成重複這簡單祈禱的習慣:『主啊,
禰若願意,禰能成就』。
我們要深信 上主與我們同在;因為憐憫,祂
承擔了我們的問題、罪過和內在的疾病及我們
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