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當 (St. Antony the Abbot ) 1月17日
修道院院長,公元三五六年
「讓我們不要回頭看這世界,迷戀著那些我們已放棄的榮華富貴;
因為,這些與整個天國相比,即使獲得全世界也是微不足道的」。
聖安當,是早期非常著名的一位苦修生活提倡者,他也是基督徒隱修生活的
先驅。
聖安當生於埃及,父母是相當富有的基督徒;他十八歲那年,父母相繼去世
,留下了一筆可觀的財產和一位妹妹給他看管。
可是,不久,他在教堂中聽到一篇福音,就是耶穌指示富少年:「去,變賣
你的所有,施捨給窮人,你將有財寶在天國」。
為安當來說,這一篇福音好像是針對他說的一樣;他立即變賣所有的財產,
捐給窮人,只保留自己生活所需的。
不過,不久,他又聽到福音的經句:「不要為明天憂慮」;於是,他連擁有
一點點的東西都不要,乾脆過著節儉度日的生活。他把自己的妹妹安頓在修
道院後,便拋棄了所有,把自己完全奉獻給 天主。
雖然,在那個時候,隱修院非常少;不過,安當還是從一些有聖德的隱士身
上得到很多的建議和靈感;最後,他跑到沙漠中,去追求一種祈禱和苦修的
生活。
安當不只住在簡陋的小屋和洞穴中,甚至,有時候,睡在墓園中。
他把時間都分配給祈禱、閱讀和在一個小花園中工作。
由於,自我的要求和外在環境的嚴峻,他的苦行紀律是很嚴苛的;除了飢餓
、口渴、缺乏睡眠外,還有獅子、鱷魚、蛇和蠍子等蛇鼠猛獸的威脅。
不過,最厲害的還不是這些;安當需要去面對很多心理和精神上的試煉。
他不時受到魔鬼的攻擊,牠們偽裝成不同的樣子 ~~~ 有些醜陋的、有些卻是
誘人的。
在安當的一生中,靈修生活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交戰;縱使,不是一種直接
面對面的交手。
敵人不是「世界」本身,而是「物慾」的誘惑、享樂、自滿、懶散和驕傲。
安當給人的訓誡是:任何會奪去我們對 天主有一種完全的專注,都有可能
是魔鬼偽裝出來的人、事、物。
當然,這樣的態度也有一個危機,就是讓人習慣 ~~ 很容易有這個傾向 ~~
把所有情況和責任都看成是魔鬼偽裝來分散我們對祈禱和守齋的注意力;其
實,背後卻是 天主的旨意。
安當的警告,不像過去那麼吸引人注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他那種
隱士式的生活非常的嚴苛,安當的健康狀態還是維持著精力充沛的;而且,
他的神志也維持著清朗的。
據他的傳記作者亞大納修所述,安當戰勝了仇敵;二十年的隱居生活,不只
使他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連一顆牙齒都沒掉),而且,他臉上總是充滿著
愛和喜樂的光采。
後來,安當不再需要完全的獨居生活,他也組織了一個修士團體跟隨他過日
子;這些人都是被他的榜樣吸引來的。
他做了這個早期修道院的院長,而且,他還把類似這樣的團體聯結成一個網
路。此外,安當也定期接待那些前來尋求他意見的朝聖者;他們當中有些人
只是要一睹活聖人的表率而已。
由始到終,「他都能維持一種平衡」;當他收到君士坦丁大帝的一封信時,
他毫不動容。他跟自己的修士說:「馬風, 天主為人類寫下了法律,而且
,透過自己的獨生子告訴了我們」。
安當活到一 0 五歲的高齡;他死後不久,他的友人聖亞大納修(亞歷山大港
的主教)替安當撰寫傳記,這一本傳記是後來聖徒傳的典範。
其實,寫傳記的目的,不是要人們去注意一個人的豐功偉業;而是去見證
天主在歷史中那奇妙的、從不間斷的行動。
因此,聖奧古斯定在他的《懺悔錄》中也描述了,當他看到聖安當的一生後
所帶給他的衝擊(這是聖安當死後卅年的事)。
聖奧古斯定不是評論安當的聖德,而是說:「聽到你所行的大事,其年代,
那麼接近我們的時代,我們真的非常驚訝。這些偉大的事,在
天主教會內、在真正的信仰中被那麼多的人見證出來」。
正是因著這些故事(和這些生命)見證了 天主在這世上永不止息的臨在,
從而激勵了他皈依基督的決心。
( 摘自 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