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六日,在聖伯多祿大殿,教宗方濟各主持了服刑人
禧年彌撒;教宗表示,那裏有人犯了錯,那裏就有更多的
天父慈悲,激發人尋求悔改與寬恕。
有來自十二個國家的服刑人、他們的親屬、監獄工作人員
、監獄司鐸和獄警共四千人參與了彌撒;其中,有一千位
服刑人。
聖伯多祿大殿內充滿了感人的氣氛;當教宗進入大殿時,
有的人眼睛濕潤、有的人雙手捂住面孔、有的人合掌祈禱
;教宗以寬恕和望德展開彌撒講道。
他說:親愛的服刑人,今天,是你們的禧年!今天,在
天主台前,我祈願你們燃起望德之火;禧年因其本身的特
性,具有宣告自由的意義。
接著,教宗說,望德,是我們應該向 天主祈求的恩典,
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我們要始終堅信
天主的臨在和憐憫,即使我們犯了罪。
人心中沒有一處地方是 天主之愛無法觸及的;那裏有人
犯了錯,那裏就有更多 天父的慈悲,好能激發人尋求悔
改、寬恕、修和與平安。
教宗坦承道,不尊重法律的人應當受到懲罰,被剝奪人身
自由;缺乏自由,是最嚴厲的懲罰措施;因為,自由與人
密切相關。
然而,希望不能減少。
實際上,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是一回事;渴求希望,
是另一回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遏制這種渴求。
教宗解釋說, 天主是希望的 天主,祂的慈悲令祂不得
安寧;倘若,找不到迷失的羊,
天主是不會停歇或安寧的。
然後,教宗談到指責他人的偽善態度;教宗說:每次,我
走入監獄,都會自問:為什麽坐牢的是他們?不是我?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犯錯,我們都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
偽善的人認為無法改變生活,對回歸正途和重新融入社會
缺乏信心。
教宗繼續說:當我們沉溺於自己的偏見、或者被虛假幸福
的偶像所奴役時;當我們按照意識形態的邏輯行事、或者
把壓迫人的市場法則極端化時;其實,我們就是走入個人
主義和自我滿足的狹小牢房,失去了使人自由的真理。
指責有錯之人,並不能做為我們掩蓋自身矛盾的藉口。
沒有人可以在 天主面前自稱義人,也沒有人能在得不到
寬恕的信念下生活!
教宗勉勵服刑人,不要固守過去的錯誤,陷入【認為自己
無法獲得寬恕的誘惑】;因為,『 天主比我們的心大』
(若壹三20),我們只要信靠祂的慈悲即可。
教宗鼓勵道:歷史始於今日,在於明天,一筆一劃都取決
於 天主的恩寵和你們每個人的責任;從過去的錯誤汲取
教訓,便可開啟新的生命篇章。
最後,教宗總結道:唯有 天主的力量、 天主的慈悲能
醫治創傷;在以寬恕回應暴力的地方,那消融一切惡的愛
也能贏得有錯之人的心。
如此一來,在受害者和有過之人當中, 天主興起了慈悲
的見證人和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