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与圣座各部会首长正在進行为期一周的退省活动;圣座文化
委员会主席拉瓦西枢机二月二十一日默想的主题是:懺悔和補贖;
天主的不在和虚無。
拉瓦西枢机首先谈到罪行、處罰和宽恕的主题。
他强调说,罪,是個人的行为,源自人類的自由意志;这是抗拒、反叛和
偏離目标的行为,更是遠離 天主的行为。
罪,首先是一個神学的事实;雖然,也有些心理的因素,但是,仍然是神学
的概念。因此,懺悔圣事,永遠不会等同於精神分析式的診療;因为,罪人
对 天主的認識是绝对根本的。
拉瓦西樞机然後重读《格林多後書》,强调了一個不言而喻、且表達了人与
天主關係的法律術語。他说,悔改这個动词,從專業角度看,是法官试圖讓
意见不合的夫妻進行修和的行为。这個行为,在分居和離婚案件中,已经是
眾所周知的。
保禄宗徒所使用的这個动词,幾乎具有在法律層面修和的意義;因此,这個
动词还有婚姻的層面,也就是说,我们与
天主的關係是婚姻的關係;可是,罪惡破坏了这層婚姻關係。
我们在悔改的艰难过程中,不乏紧张、盼望和【特别的激动之情】。
枢机说,在社会中,并不總有重新開始的机会;有些人已经名聲狼藉,被判
定有罪的人们總会被印上有过错的标记;但是,在圣经中不存在这种情况。
《依撒意亞先知書》在解释 天主解除罪过的图象中,说明
天主不再看人所犯的罪过,这些罪再也没有了;这是真正的清除。
拉瓦西枢机主教还谈到 天主不在和虚無的主题;他表示,
天主不在和虚無并不是两個等同的概念,简言之,前者指的是对
天主的懷念;後者则是当今文化的真正弊端。
虚無,指的是冷淡、膚浅和平庸,是毫無盼望之情的真正空洞和虚無。
不幸的是,我们常常碰到的無神論者都属於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