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期已到, 天主臨近了!
創九 8 ~ 15;伯前三 18 ~ 22;谷一 18 ~ 22
默想
上星期三的聖灰瞻禮,為四旬期揭開了序幕;「四旬」
,是四十的意思,舊約常用四十表示一段長時期,例如
:梅瑟在西乃山停留了四十日、先知厄里亞步行了四十
日;新約裏,耶穌在曠野也生活了四十日。
是否真的不長不短剛剛是四十日,並不重要;事實上,
由聖灰瞻禮到復活節是四十六至四十七日。
四旬期裏,我們應做甚麼?
總的來說,傳統的答案是:克己、補贖。
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需要克己、補贖?
然後再問:我該如何克己、補贖?
先來看看「為甚麼?」這問題。
為什麼要克己?
普通的答案是:我們若要身體健康,便要節制飲食,再
配以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
同樣,我們的意志亦要「給弗」鍛鍊,好使自己在思想
行為上保持平衡,不致失控。
對基督徒來說,罪使人與 天主和別人疏離,克己、補
贖就是為了與主與人修好。
不過,你也許會再問:耶穌基督沒有罪過,祂又何須嚴
齋四十天?
讓我們回到福音上找答案。
耶穌體會到,宣講福音是一份艱鉅的使命,其中牽涉要
走十字架的道路;而且,這條路,魔鬼極不願意祂走,
不斷給祂試探。
耶穌自覺,需要從 天父那裏汲取力量;所以,四十日
的嚴齋其實是要使自己轉向 天父。
今日的福音讀經說:「聖神催促耶穌到曠野去」;聖經
的曠野,是 天主與人相遇的地方;由此可見,這次,
四十日嚴齋是聖神所推動,並非純粹是人為努力的結果。
今天的讀經中有兩句是值得注意的:
(一)「和野獸在一起」
這句並非是描寫曠野的恐怖或試探的猛烈,好像耶穌要
與野獸肉搏;相反地,這是描寫人獸可以和平共處的美
麗境界;依撒意亞先知曾描述默西亞的日子正是「羔羊
與豺狼共處」的美麗時刻。
(二)「有天使服事祂」
嚴齋克己,主要的目的並不在處罰或折磨自己,是要從
中更接近 天主。
「有天使服事祂」,正表達了耶穌在那四十天中與
天主相偕的境界。難怪,四十日後,耶穌立刻宣講福音
;嚴齋,使祂更有效地實行自己的使命。
回答了「為什麼要克己」這問題後,讓我們進一步看看
「我該如何克己、補贖」。
我建議大家從「試探」兩字做起。
試探,是一種誘惑,誘惑之所以成為誘惑,是因為箇中
存在的那份樂趣、那份欲罷不能的衝動。
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甚麼是你的誘惑;假如,吃東西或買
東西為你是一份誘惑,那麼,在四旬期內,不大吃大喝
、不買無必要的東西;對你來說是一份犧牲,使你的心
轉向 天主。
為另一些人來說,眼目之欲是誘惑,常會引起本能的衝
動;那麼,嘗試在四旬期內不看挑逗性電影、漫畫、小
說等,為他是個很好的克己。
此外,喝酒、賭博、毫無節制地追電視片集、打電玩等
,都可以是克己的對象。
總之,若能從真正的誘惑開始,保證你今年的四旬期很
難忘。廣東話有兩個字很傳神 ~~~ 「肉痛」;真正的克
己,會使人感到肉痛。你做了克己,仍未能走近
天主,也許,只因未到「肉痛」處!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1. 在四旬期的四十天裏,你認為你自己為什麼需要克己
、補贖?你將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呢?
2. 當我們做了克己、卻仍未能走進 天主,原因為何?
省察一下,我們是否只是為守齋而守齋、有口無心呢?
是不是我們沒有完全斷絕那些真正誘惑我們的事物?
信友禱詞
1. 請為教會四旬期的守齋克苦祈禱
願 上主祝祐每位基督徒都能在這段期間真心痛悔,
為了使我們的生命在思言行為上保持平衡,並使我們
能與主與人修和。
2.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
祈求 上主幫助全世界各個民族、國家及不同宗教背
景的人們能體會到和平的價值與生命的可貴,使全體
人類懂得彼此寬恕、互相尊重,共同促進國際間的友
好與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