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清楚自己的行爲和動機
聆聽聖言
路七 24~30
若翰的使者走了以後,耶穌就對群眾論若翰說:
「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爲看什麼呢?
爲看一枝被風搖曳的蘆葦嗎?
你們出去到底是爲看什麼?
爲看一位穿細軟衣服的人嗎?
啊!那衣著華麗和生活奢侈的人是在王宮裏。
你們出去究竟是爲看什麼?
爲看一位先知嗎?
是的,我告訴你們,而且,他比先知還大。
關於這人,經上記載說:『看,我派遣我的使者
在祢面前,他要在祢前面預備祢的道路』。
我告訴你們:婦女所生的沒有一位比若翰更大的
;但是,在 天主的國內最小的也比他大」。
聽教的眾百姓和稅吏都承認 天主正義的要求,
就領受了若翰的洗禮;法利塞人和法學士卻沒有
受他的洗,在自己身上使 天主的計畫作廢。
釋經小幫手
若翰在荒野中宣講並爲人施行悔改的洗禮時,有
很多人去聽,包括罪人和稅吏都到荒野去了。
今天,福音的場景發生在若翰被黑落德囚禁以後
;面對這些曾經到荒野聆聽若翰的群衆,耶穌三
次問到:「你們出去到底是爲看什麼?」
三次都問相同的問題,雖然,顯得有點咄咄逼人
,但是,祂每問一次,都使衆人更深入地反省自
己,並發現及釐清他們的行爲動機。
這是很重要的;因爲,人是群體動物,有著從眾
心理,容易因爲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做某件事情,
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去,不分所以地跟風。
因爲跟風,他們從未仔細去思考自己的行爲動機
;因爲跟風,他們所有的選擇也全是無意識的;
自然,很難要求他們爲自己的選擇和行爲負責。
譬如説,如果,他們當初是因爲跟風去荒野見若
翰,在若翰被囚禁以後,他們也很可能因爲跟風
而反悔。
耶穌三次問話,訓練群眾自由選擇的意識,也能
讓群眾從膚淺的動機,如 : 「大家都去,我也去
看看」;「反正又不要錢,就去看看」;深入到
「我已經厭倦自己某些罪過,需要 天主賜予我
改變的恩寵和希望」;「我相信若翰在宣講的是
天主的正義,所以,決定聼他的」。
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選擇有意識時, 天主才能
用祂的美善吸引我們,進一步帶領我們用生活中
每一個選擇去建立天國。
品嚐聖言
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爲看什麼呢?
活出聖言
反省自己每天習慣性的舉動,讓耶穌挑戰我們:
你這麽做是爲了什麽?
全心祈禱
耶穌,感謝祢今天讓我看到清楚、坦誠面對自己
做事的動機是多麽重要的。
歡迎收聽語音檔,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
©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
歡迎使用,請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