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一月四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方濟各以祈禱

為題進行的要理講授強調,耶穌的榜樣教導我們要

盡快、常常及在靜默中祈禱,好能找到生活的正確

方向。

首先,教宗表示,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中,祂不斷地

求助於祈禱的力量。

教宗說:耶穌的祈禱是一個奧妙的事實,我們僅僅

能直觀地略見一斑;但是,它使我們能夠以正確的

視角明白耶穌全部的使命。

接著,教宗把反思的重點放在《馬爾谷福音》第一

3238節的段落中;這段福音記載:日落之後,

人們把所有患病的和附魔的人帶到耶穌跟前,耶穌

治好了他們。

但是,在黎明前,耶穌消失了,祂退到一個荒野的

地方,在那裡祈禱。

西滿和同他在一起的人都去追尋祂,找到了祂,就

向祂說:『眾人都找祢呢!』

耶穌回答說:『我必須到別的村鎮去宣講;因為,

我是為這事來的』。

教宗解釋道,祈禱,是引導耶穌航向的舵,指示祂

使命行程的,不是成就、不是別人的贊同、也不是

『衆人都在找祢』這句話,是一條艱難的路;耶穌

在祈禱中聆聽並接受了        天父的這個啓示。

教宗引用《        天主教教理》的話說,『當耶穌祈禱

時,已在教導我們祈禱』(參閲《        天主教教理》

   2607 號);因此,從耶穌祈禱的榜樣中,我們可

以獲得基督徒祈禱的特徵。

教宗說,耶穌首先教導我們,祈禱,是一天中首要

的願望,沒有祈禱的日子,會有使生活變得煩厭或

無聊的危險,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可能會變成

擔或令人迷失方向。

耶穌教導我們聆聽;而且,祈禱主要是聆聽和與

天主相遇。

這樣,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就不會成為障礙,是

天主親自向我們發出的的召喚,        天主要我們聆聽

並與我們周遭的人相遇;這樣,生活中的考驗便能

成為我們增進信德與愛德的良機。

祈禱,具有打開心智的廣闊視野和擴大心靈的力量。

其次,祈禱是一門必須堅持實踐的藝術;教宗解釋

,雖然,我們所有人都有偶爾祈禱的能力,但是,

耶穌教導我們另一種祈禱的方式,就是進行有規律

的祈禱,以之為一種操練,使之成為生活的規則。

教宗說:堅持不懈地祈禱會慢慢令人轉變,使我們

在患難中變得堅強;給予我們恩寵,獲得那愛我們

並永遠保護我們的主的支持。

接著,教宗講到,耶穌祈禱的第三個特徵是『獨自

祈禱』;教宗說:在靜寂中,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

的許多聲音就會呈現出來,        天主在寂靜中講話;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個空間,好能培養內心生

活,使行動變得有意義。

最後,教宗說:有時,我們人類認為我們是這世界

一切的主人,或者恰恰相反,我們失去了所有的自

身價值;祈禱幫助我們在與        天主、我們的

天父及所有受造物的關係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教宗總結道:讓我們在福音中重新發現耶穌是祈禱

的導師,並且接受祂的培育;我們將會獲得喜樂與

和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