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醒寤
【福音:瑪二五 1~13】
「那時,天國好比十位童女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
她們中五位是糊塗的、五位是明智的;糊塗的拿了燈,卻
沒有隨身帶油;明智的拿了燈,並且在壼裏帶了油。
因為,新郎遲延,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半夜,有人喊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罷!
那些童女遂都起來,裝備她們的燈;糊塗的對明智的說:
把你們的油分些給我們罷!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
明智的答說:怕為我們和你們都不夠;更好,你們到賣油
的那裡去,為自己買罷!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
、共赴婚宴;門遂關上了。
末後,其餘的童女也來了,她們說:主啊!主啊!給我們
開門罷!
他卻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
那時辰」。
【經文脈絡】
在敘述耶穌苦難之前,三部對觀福音都安排了耶穌的末世
言論(瑪二四〜二五;谷十三;路二一)。
隨著「煉靈月」的到來,禮儀年漸漸進入尾聲,教會邀請
信仰團體一起在感恩禮中宣讀和聆聽這些聖經篇章,一方
面提醒基督徒末世的確切性,一方面也教導大家面對末世
的正確態度。
相較於馬爾谷和路加,瑪竇福音的末世言論篇幅最大,他
把這些言論編輯成耶穌五篇大演講的最後一篇,內容可以
分為兩大部份,首先是強調末世的真實性以及在末世之時
人子必定要再度來臨(瑪二四1-41);後段則是以比喻的
形式,教導信仰團體如何正確地在現世生活(瑪二四42至
二五46)。
在禮儀年甲年的最後三個主日,教會安排連續在感恩禮中
誦讀瑪竇福音二五章的末世言論;先是二個著名的比喻:
「十童女」(瑪二五 1~13)、「塔冷通」(瑪二五14~
30);最後,在耶穌君王節時,是有關「公審判」(瑪二
五31~46)的啟示性言論。
【十童女的比喻】
這是一個大部份基督徒都耳熟能詳的比喻,德國Erfurt教
區的主教座堂正門兩旁牆柱上的石雕,就是以這個故事中
的十位童女為主題。
故事的意義看來十分淺顯,然而,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
難以瞭解的比喻;因為這個故事所描繪的情景,不太符合
一般的猶太風俗。
我們在這裡將先按照這個比喻的結構,將它分成三個場景
一一介紹,並提出難以理解之處,再稍做解釋。
第一幕:等待新郎
比喻一開始敘述:十位童女提著燈前去迎接新郎,其中有
五位是帶著油的明智童女,另外五位童女相當糊塗,沒有
帶油。
就猶太婚禮而言,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部份是新郎迎娶
新娘進入家中,那些在約定地點等待新郎的伴娘(十童女
)應該拿著(防風)燈伴同新郎一同前去隆重的迎取新娘
;由於新郎一直未出現,他們因疲倦就打盹睡著了。
但是,這個比喻所敘述的情形並不十分清楚,比喻中完全
沒有提到婚禮中的女主角新娘;她在那裏?
仍在她自己的父母家中?
或者,已經在新郎的家中等待因故耽擱的新郎?
第二幕:迎接新郎
第二幕敘述新郎來到時,童女們裝備油燈的情形。
由於新郎直到半夜才來到,因此,婚宴也在半夜裡舉行。
這種情形並不是常態,卻也並非不可能;因此,這個半夜
裡發生的事件仍是可以理解的。
明智的童女拒絕將油分給糊塗的童女,要求她們自己去油
行購買,這也並非完全不符合現實情況;因為,在有婚禮
慶典的日子,這些做相關生意的商店也會配合營業的。
第三幕:婚宴
第三幕報導新郎在明智的童女陪伴下進入婚宴大廳;而且
,大門也隨即被關上了。
那些因為去買油、遲到的糊塗童女來到時,被新郎斷然地
拒絕:「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就現實情況而言,這樣嚴酷的新郎當然並不合乎常情。
【聖經中常見的比喻】
以婚宴做為材料的比喻,不論舊約或新約中都屢見不鮮(
歐二21~22;依六二 5;瑪九15,瑪二二 2),但是,在
猶太傳統中,沒有用新郎來比喻默西亞的例子,耶穌自己
大概也沒有如此用過這種比喻;因此,這個比喻應該是初
期教會的創作(參閱:瑪九15;若三29)。
【比喻的形成】
此外,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有許多熟習的話語;因為
,他們在其它有關末世的言論中也出現過,例如:那些被
咒罵、落入審判的人呼喊「主啊!主啊!」(瑪七21);
大門既已關上,敲門便不會有效果(路十三25);以及嚴
峻拒絕的話:「我不認識你們」(瑪七23;路十三27)。
由此可以斷定,我們眼前的經文, 很可能是瑪竇的教會團
體根據一些耶穌曾經說的話(路十二36~37;谷十三34~
35;瑪二十四50),將這些圖像性的因素做了不同的運用
,編纂成這個新的比喻。
【比喻的教訓】
如果,這個推論正確,我們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比喻採用
了「童女」來表達信仰團體,沒有使用「新娘」。
雖然,教會是基督深愛的新娘,但是,這個比喻則強調,
每一位教會成員仍必需為自己的得救努力。
比喻中最後一句話:「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
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清楚地點出「末世」的
主題,也使得比喻的目的更為明顯。
瑪竇願意藉這個比喻提醒信仰團體:主必定要再來;但是
,具體的日子或時辰則不是人們能夠知道的;因此,必需
時時醒寤,準備好自己,以等待主的來臨。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