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在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方濟各停車問候病人。
十一月九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周三公開接見活動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方濟各繼續講解施行慈悲善工的意
義;這一次,他談及基督徒應照顧病人和探望囚犯,做
天主慈悲的工具。
在三年的公開使命中,耶穌接觸了許多病人,祂還治好了
伯多祿的岳母;教宗表示,無論是病人還是囚犯,他們的
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
正是在缺乏自由時,我們才感到自由是多麽可貴啊!
儘管,因疾病和坐監,我們受到了限制;耶穌仍賜予我們
自由,這自由源自我們與祂的相遇。
首先,教宗談到探望囚犯的意義說,基督徒不應該判斷有
過犯的人,卻應做他們的近人;探望坐監的人是一項慈悲
善工,在今天,面對各種刑法的情況下尤其具有特殊價值
;因此,任何人都不可指責他人。
相反地,我們都應該以分享和尊重的態度做慈悲的工具。
若一個人坐監,那是因為他有過犯才會正在服刑;但是,
他仍舊蒙受 天主的愛。
誰能進入他的良心深處、去明白他有什麽感受呢?
誰能理解他的痛苦和內疚呢?
教宗說:我經常想到囚犯、我常常想到他們,我把他們放
在心坎上;我想知道,是什麽導致他們犯罪,他們又為何
屈服於不同形式的惡。
不過,我總是覺得,他們每個人都需要我們的親近和溫柔
;因為, 天主的慈悲能產生奇蹟。
我看到多少淚水掛在囚犯的臉上,他們也許一生都從未哭
過;他們只因為感到被接納和被愛,才淚流滿面。
缺乏人身自由,對一個人而言是最大的喪失;倘若,他的
生活環境又沒有人性,那他就會墮落。
因此,基督徒應關懷有過犯的人,説明他明白自己的錯誤
,從而恢復自己的尊嚴。
談到照顧病人,教宗說,對一個病人而言,最好的醫治,
就是有人前去探望他;微笑、撫摸、握住他的手是簡單的
動作,但是,對一位自暴自棄的人來説,非常重要。
因此,到醫院探望病人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義務善行;倘若
,以主耶穌的名去做,就會成為具有説服力和有效的慈悲
善舉。
我們不可讓病人感到孤單,我們不可阻止他們得到慰藉!
接近病苦者,反而會使我們變得富饒;醫院確實是痛苦的
殿堂,但是,也是彰顯愛德力量的地方,讓病人得到扶持
和同情。
耶穌也曾親自坐監,祂被逮捕、頭戴茨冠,如同犯人那樣
被推來搡去;可是,只有祂才是清白的!
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也曾坐過監,《宗徒大事錄》生動地敘
述了聖保祿在坐監時感受到的孤獨;因為,大多數的人都
離棄了他。
接著,教宗談到上個主日的【服刑人慈悲禧年】,並表示
,他於當天下午會晤了一個服刑人團體,他們對我說:『
我們要去馬梅爾定監獄分擔聖保祿的孤獨』。
多麽美啊!這話讓我受益;這些服刑人願意去探望坐監的
保祿,這是一件美好的事,讓我受到益處。
最後,教宗總結道,這些慈悲善工歷來已久,卻永遠常新
;耶穌放下手頭的事務,前去探望伯多祿的岳母;慈悲,
其實是一項具體行動。
我們人人都能做 天主慈悲的工具,施行慈悲受益最大的
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
慈悲,是藉著一個舉動、一句話、一次探訪就得以傳遞;
這慈悲之舉能使人重新得到喜樂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