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枝主日及主的苦難主日
依五十 4 ~ 7;斐二 6 ~ 11;谷十四 1 ~ 十五 47
本主日的禮儀,根據馬爾谷福音給我們敘述了耶穌的苦難
;這篇敘述本身就是一篇十分深奧的道理,感動我們的內
心,令我們瞻仰 天主的大愛。
篇幅之長,我們無法評述苦難的每一個情節;因此,只在
最後晚餐上詳細講述。因為全部苦難已經臨在最後晚餐中
,為基督的苦難定出了非常美好和積極的方位。
耶穌同門徒們坐席吃最後晚餐的時候,知道祂的苦難正在
臨近;祂知道,猶達斯出賣了祂。更確切地說,祂允許他
出賣自己,指出了那一夜祂所隱退的地方。
耶穌知道這一切;因此,首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
中有一個與我同食的要負買我。
耶穌意識到,這個如此可恥、如此違背各種愛的罪過。
另一方面,祂也意識到,其他所有的門徒也會離開祂;因
此,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跌倒;因為,有記載說:『我要
打擊牧人,羊群就要四散』。
耶穌也知道,伯多祿將背離祂。
伯多祿自信是位勇敢的人,能維護耶穌,打擊祂的仇人;
因此,他聲明:『即便眾人都要跌倒;我卻不然』。
但是,耶穌知道,事實上,伯多祿比其他人跌倒得更厲害
,便向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就在今天,這一夜裏,雞叫
兩遍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
耶穌明知道這一切;站在祂的立場,任何人都會感覺極大
的痛苦,對正在向祂逼近的不公義有內心的翻騰。
耶肋米亞先知處在類似的境況中祈求 天主報復他的仇人
(見耶二十12);在遭受邪惡和不公義的對待面前,人心
的這種反應是自然的:進行反抗和要求 天主介入。
另一種自然反應是,拿起武器,自己伸張正義。
耶穌很了解這一切;在最後晚餐中,祂將祂的全部苦難提
前完成。
聖體聖事正是這樣,耶穌拿起餅來,感謝 天主,擘開,
遞給門徒們說:『你們拿去吃吧!這是我的身體』。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門徒們說:『這是我的血、新
約的血,為大眾流出來的』。
耶穌用這些話和這些舉動提前完成了祂的全部苦難,使這
個如此殘酷、如此不義的事件成為愛的最大的機會。
聖若望說:『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
底』(若十三 1)。
聖體聖事,真是個將耶穌苦難的事件加以改變的卓越聖事
;因為,耶穌將祂的苦難引向愛和盟約。
耶穌的苦難,本身是一種決裂;因為,祂遭棄絕、被判刑
、死亡,這個事件大概是人類生活中最大的決裂了;但是
,這個決裂事件被耶穌提前轉變成盟約的事件。
在這項轉變和為得到轉變所必需具備的慷慨的心懷面前,
我們只有驚歎。
耶穌宣佈:『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流出來的』
;在這句話裏發生了一項卓越的轉變,是極為慷慨的愛的
果實。整個苦難的事件被引向了盟約,引向與
天主的共融和與兄弟的共融。
每次舉行感恩聖祭時,我們都該記得,在這項祭典中,有
耶穌的整個苦難;這個苦難被引向了愛和盟約。
耶穌完成這項卓越的轉變,影響了最後晚餐後所敘述的一
切事情。
耶穌在革責瑪尼的莊園極端痛苦地向 天父祈禱,祂處在
極度焦慮的境遇下;祂真的取了我們人性,因此,有我們
的一切焦慮和恐懼。
祂感覺到這一切所要發生的事,心靈悲傷得要死;祂卻以
祈禱來面對。祂祈求 父介入,卻不願勉強 父做什麼;
祂說:『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要照祢所願意的』。
在此,耶穌為我們立了祈禱的榜樣。
當我們焦慮萬分,祈求 天主救我們的時候,也該常讓
天主來選擇我們得救的方式才對。
耶穌將救祂的方式的選擇留給 父; 天父也選擇了實
在完美的方式:耶穌以死亡的途徑被從死亡中救了出來
,祂一勞永逸地得了救;因為,基督復活後就不再死,
死亡不再統治祂了(羅六 9)。
祂取得的是徹底的勝利,這個勝利是用祂向 天父的愛
、向 天父的積極意願完全開放的祈禱獲得的。
耶穌祈禱之後,就是祂的被出賣;猶達斯口親耶穌,為
讓同他一起來的兵士們認出耶穌,耶穌便被逮捕。
這些由司祭長、經師和長老派來的兵士們,對待耶穌如
同對付強盜一樣,這為耶穌是很大的侮辱;耶穌提出了
這一點。
但是,祂再次將自己交給 天主的計畫,遂說:『這是
為應驗經上的話』。
在耶穌受審判的情節中,凸出了格外重要的兩點 :
第一點、提出耶穌說過的話。
有不同的證據反對祂;但是,此處只提出一個,就是祂說
過,拆毀這座聖殿,三天內,要另建一座。
福音作者注意到這個證據不相符合;因為,他們控告耶穌
說:『我們曾聽祂說過,我要拆毀這座用手建造的聖殿』
。事實上,祂說的是:『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
我要把它重建起來』(若二19)。
耶穌說的這句話,是指祂自己的身體,經由死亡和復活所
轉變的祂的人性。
在公議會審判中的另一個重點是、關於耶穌的身分。
大司祭問祂說:祢是默西亞,那應受讚頌者的兒子嗎?
耶穌說:『我是!』
祂並宣佈:『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邊,乘著天
上的雲彩降來』。
耶穌將受光榮、將坐在 天父的右邊,介入人類的歷史。
這個決定性的回答,導致耶穌的被判刑;祂知道,做出這
個答覆,必引起判決。
事實上,大司祭立即說:何必還需要見證呢?你們都聽見
褻瀆的話了。
在耶穌被審判的情節中,我們可以注意到祂的兩個表示:
第一個是、許諾在老的聖殿被摧毀後要另建一座。
第二個是、關於祂的身份;祂是 天主子,將在
天父面前受光榮。
這兩個表示,在受苦難的敘述中再次提到。
當耶穌被懸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路過的人都嘲笑祂說:『
哇 ! 祢這拆毀聖殿、三天內要重建起來的,祢從十字架上
下來,救祢自己吧!』
他們說的,是耶穌許下的工程;但是,他們說的不確切;
因為,他們說:『祢這拆毀聖殿的』。
事實上,拆毀聖殿的,不是耶穌;是他們。
重建聖殿,卻真的是耶穌的工程,祂在復活後完成。
路過的人對耶穌說,為實現這個工程,祂該從十字架上下
來、救自己。
耶穌卻知道,為實現祂的工程,該當放棄救自己、該當接
納捨棄自己、接納死亡。
因此,祂不願意從十字架上下來;祂走上十字架,是為了
愛 天父、愛眾人,願意愛到底。
祂不尋求自己的得救,不從十字架上下來,卻留在上面,
好真正完成祂的工程,就是在三天內重建一座新聖殿,在
這座聖殿中,我們能夠遇到 天主。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祂的身分又受到了人們的嘲弄;祂
聲明自己是默西亞、受讚美的 天主的兒子。
司祭長與經師們便譏笑祂說:『默西亞,以色列的君王!
現在,從十字架上下來吧,叫我們看了好相信』。
他們願意看到基督從十字架上下來、顯示自己的威能。
他們想像的默西亞,是光榮的默西亞、勝利者,不是一個
失敗的默西亞。
在他們眼裏,這是相信祂是默西亞的條件。
耶穌想的卻恰恰相反;祂不願意從十字架上下來,願意做
真正的默西亞,做正如經書上預言的受苦受難的默西亞;
這位默西亞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上、詠【 上主的僕人】的
詩歌中尤其提到。
在第一篇讀經中,部份提到了詩歌中的一段,在這段詩歌
中, 上主的僕人說:『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我
將我的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
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
可見,默西亞受屈辱的命運和祂受的痛苦,在舊約聖經上
已經預言了。
耶穌知道,該留在十字架上,才能讓人相信祂。
祂所想的,與大司祭、長老和經師們所想的剛好相反。
耶穌不該以勝利的默西亞的面目出現,要以
上主的僕人的形象出現,為愛 天父和愛人接納一切侮辱
和痛苦。
十字架上激起人對耶穌的信德;因為,十字架顯示了祂無
窮的愛。
耶穌的確表示:『但為叫世界知道我愛 父;並且,
父怎樣命令我,我就照樣去行』(若十四31)。
祂又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
的愛情了』(若十五13)。
十字架,是耶穌的愛的最大體現;相信祂,便成了相信祂
的愛。
如果,祂以勝利的默西亞的面目出現,對祂的相信,會是
膚淺的;相信的會是人性的一個勝利。
相反地,真正的信德,是相信 天主愛的勝利;因此,
耶穌儘管受到了一切挑釁,卻留在十字架上、接受死亡。
在耶穌死亡的那一刻,我們也看到上面已經提到的兩個方
面:
一方面、耶穌的工程以象徵的方式表示出來:
聖殿的被摧毀,以聖所裏的帳幔從上到下分裂為二做了宣
佈;這個先知性的標記指出,由於耶穌的死亡,耶路撒冷
的殿宇將被摧毀,耶穌將用另一座聖殿來取代它,這聖殿
就是祂復活的人性。
耶穌復活的身體,將成為真正的聖所,我們大家都能進入
這個聖所、與 天主相遇。
另一方面、在耶穌的苦難敘述中,第一位聲明相信祂是
天主子的,不是猶太人,是一位外邦人;在祂斷氣後,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斷了氣,就說:『這人
真是 天主子!』
這樣一來,十字架的奧蹟以兩個恰如其分、十分確切的
標記得到了解釋:
一方面、十字架的奧蹟,是 天主子為表現 天主的愛
,接納屈辱和痛苦的奧蹟。
另一方面是、聖殿改變的奧蹟;這座聖殿被摧毀,又以
全新的方式被重建起來。
這座用人手建起的聖殿被摧毀,藉著耶穌的苦難,三天
內,建起另一座非人手所建的聖殿;它,是耶穌復活的
身體的聖殿,我們是祂身體的肢體。
保祿宗徒多次稱,我們是基督身體的肢體。
伯多祿宗徒說過,我們屬於藉著耶穌的復活所建的
天主的殿宇;在耶穌死亡和復活的奧蹟中,祂是為人摒棄
的石頭,卻為 天主所精選,成了新聖殿的基石,我們也
就成了活石(見伯前二 7 ~ 10)。
從人的眼光看,耶穌的受難是個災難、痛苦的事件;其實
,它也是個積極的事件,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一
件積極的事件。
耶穌的苦難,是 天主的愛最徹底的體現。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