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苦難 (谷十五 1~39)
張春申神父著
聆聽了馬爾谷記載的耶穌基督受難史之後,大家內心中
一定深受感動;現在,讓我們不再滯留在受難史末的枝
節與片斷之上,整體性地提出一些重點。
首先、具體地確定,究竟耶穌為什麼會被判死刑。
其次、探討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經驗。
最後、講到跟隨基督揹十字架的生命旅途。
在耶穌受難記載中,猶太公議會判決祂的罪名可以歸納
為四項:異端邪說的導師、冒牌先知、煽動民眾和褻瀆
天主。
這四項罪名,實在也並非無中生有,只是曲解了耶穌宣
講天國臨近的道理罷了。
猶太權威既然不承認耶穌來自 天主,也無法接受耶穌
啟示的 天父面貌;那麼,很自然地能判決祂的四項罪
名了。
由此可見,耶穌之被釘十字架,是祂一生忠於自己使命
的後果。當祂在加里肋亞傳揚福音時,已經種下了未來
的後果;馬爾谷福音很早便說,法利塞人與黑落德黨人
商討陷害祂、除滅祂。
可是,耶穌為了宣講真理,毫無畏縮。
當祂決定去耶路撒冷、繼續自己的使命時,一路上表示
,將要面臨的遭遇;這是殺身成仁、捨身取義,承行
天父旨意的殉道精神。
如果,天國喜訊是為普世人類的;耶穌的成仁取義,
堪稱拯救人類的行動;所以,新經中稱祂為除免世罪的
天主羔羊。
不過,做為殉道者,耶穌顯出自己仍是一個真實的人 :
山園祈禱,已經表示祂的驚懼、恐怖。
被釘在十字架上,把祂受難時所受的內心痛苦,清楚地
流露出來。
大司祭判決後,猶太差役的污辱;羅馬總督宣告死刑後
,兵丁的拷打;在十字架下,路過的人、司祭長與經師
,甚至同時一起被釘的犯人都異口同聲地否定祂的使命。
這時,人間沒有一個聲音支持祂、認同祂;天上也沒有
聲音來為祂做證;這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心靈中所經驗到
的痛苦,於是,祂大聲呼喊說:「我的 天主、我的
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
這是聖詠二十二篇的第一句祈禱文;這篇聖詠一方面表
示受苦者的劇痛,另一方面肯定受苦者絕對的依賴。
耶穌在這心態中投奔 天父; 天主便在祂死亡時,藉
著羅馬百夫長的口向加爾瓦略山上的群眾肯定耶穌說:
「這人真是 天主子」。
在受難史中,有一位名叫西滿的人,值得我們提出來討
論一下。
在耶穌苦難時,這人第一次露面;此後,新經中也不再
提起他;除了他的第二個兒子亞歷山大和魯富,似乎,
馬爾谷寫福音時大家認識。
其實,保祿在羅馬書信中也提起蒙召揀選的魯富;這樣
看來,西滿一家該是初期教會中的知名教徒。
我們實在可以相信,雖然,他被迫揹耶穌的十字架,後
來,卻成了基督的跟隨者。
因此,也可以說,在耶穌的苦路上,他代表了後代一切
基督徒參與了揹十字架的救援工程。
那麼,我們每年誦讀受難史,看到西滿時,便不能不因
此準備,做為基督信徒,必需跟隨耶穌揹自己的十字架
。耶穌早已說過 : 「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揹
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
,必要喪失性命;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
性命,必要救得性命」(谷八14、15)。
反省與行動:
1. 耶穌的苦難,為我有什麼意義?
2. 因別人的扭曲、誤解,耶穌受難;在生活中,我常誤
解人或事,為別人帶來痛苦嗎?
3. 我願意和西滿一樣,幫助耶穌揹祂的十字架嗎?
禱文:
1. 請為候洗者祈禱
耶穌的苦難,換來人類的救贖;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所有候洗者和每一位基督徒都能效法耶穌,
為了使命,願意揹起自己的十字架,甚至,不惜犧牲
生命。
2. 請為所有追尋民主、正義、和平的百姓祈禱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百姓正為爭取民主、國家
的革新而奮鬥;他們不惜付出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代價。
祈求仁慈的 天父垂顧這些百姓,在他們的努力下,
終能達成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