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代價
撒上十六 1,6~7,10~13;弗五 8~14;若九 1~41
默想
耶穌治好胎生的瞎子,一方面顯示出祂是世界的光,讓在
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另一方面,此事象徵著洗禮帶來新
的創造。
創世紀記載, 天主用泥土造人;現在,耶穌用唾沫和泥
土、抹在瞎子眼上,派遣他到史羅亞池(有被派遣的意思
)洗洗,瞎子便開始了新生命。
故事亦顯示出信仰的歷程,瞎子從無到有、從黑暗到光明
;最初,他對耶穌的認識是膚淺的,只知道祂的名字叫
耶穌,連祂住在那裡也不知道。
但是,他卻為耶穌辯護,說祂是先知;並因為祂,被逐出
會堂。
耶穌主動去找他、邀請他;他接受了說︰「主啊,我信!
」並跪下,朝拜耶穌。
這個信仰歷程,給我們幾點啟示︰
(Ⅰ)信仰,要經得起痛苦的考驗︰
生來瞎眼,是件痛苦的事;人人都會同情瞎眼的人。
面對痛苦,人總喜歡問︰「為甚麼?」
門徒問︰是誰犯了罪?是基於猶太人相信,痛苦是罪惡的
結果。
不過,問「為甚麼」,不會帶來信仰,往往,使人苦惱、
忿恨;甚至,質問 天主、挑戰 天主的公義︰「我那麼
熱心,為甚麼,年紀輕輕就患絕症?」
「我犧牲那麼多時間服務教會,為甚麼,偏偏生個弱智嬰
孩?」
倘若,問題轉為「是甚麼?」便會帶領人進入逾越奧跡。
在痛苦的事件中, 天主的信息是甚麼?
天主願意我做的是甚麼?
問「為甚麼」,是一個危機;多少人因此跌倒,離開
天主。
問「是甚麼」,是一個契機;導人進入深度的信仰生命。
(Ⅱ)在信仰歷程中,必須堅持真理;因為,真理使人
自由、明智、勇敢。
法利塞人也看到瞎子被治好的奇蹟;但是,不願承認真理
,企圖用質問及恐嚇瞎子和他的父母、去推翻治癒瞎眼的
事實。
相反真理的人,不會獲得基督的信仰。
瞎子堅持講真話,真理使他獲得最後勝利,使無知識的瞎
子勝過有學問的法利塞人;真理帶領人到耶穌跟前。
(Ⅲ)信仰,不離開經驗︰
信仰,不是概念、也不是知識;否則,有學問的人該有深
厚的信仰。
信仰,該有內在的經驗印證,此經驗使人的信仰立於不敗
之地,足以接受別人的挑戰。
瞎子以經驗抗拒法利塞人的質問︰「我只知道一件事︰我
本來是個瞎子;現在,卻能看見」。
此經驗使法利塞人啞口無言;使所有無神論者無話可說。
(Ⅳ)信仰,要付出代價︰
瞎子的父母不敢開罪當權的法利塞人;因為,怕被逐出會
堂、被視為罪人,不能再參加宗教及社交活動,故不敢為
耶穌辯護。
瞎子卻不怕犧牲,拒絕接受耶穌是位罪人,堅持耶穌來自
天主︰「這個人若不是來自 天主,必無能為力」。
結果,他被逐出會堂,付出了信仰的代價。
正因為如此,耶穌主動把自己顯示給他,使他把握到信仰
︰「你已經見到了祂;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
在四旬期裏,我們除了反思自己的信仰外,更要為慕道者
祈禱,使他們經得起痛苦的考驗,堅持真理,重視信仰的
經驗,願意為信仰付出代價。
反省與實踐
1. 本主日福音講的是,耶穌使胎生瞎子復明的奇蹟。
請反覆默念,好好想一想福音中的耶穌為什麼要行這個
奇蹟?
耶穌是如何教導我們,使我們得以明白祂的身份。
2. 在福音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耶穌所行的奇蹟
有著不同的反應。
當面對耶穌所行的奇蹟時,我的反應又是如何呢?
是如同法利塞人反對耶穌?
或是,像瞎子的父母因為害怕、不敢面對?
還是,像瞎子那般相信、立刻追隨耶穌?
3. 本主日福音啟示我們:信仰,要經得起痛苦的考驗。
請再默想胎生瞎子的信仰歷程;然後,再想想自己:
我是否有曾因痛苦遠離 天主的經驗?
是否願意像胎生瞎子一樣,為信仰付出代價?
也請為自己的信仰堅定祈禱,願主賜予智慧和力量,使
我們能在痛苦中找尋 天主的訊息,並詢問
天主願意我們做的是什麼。
信友禱詞
1. 請為準備領洗的候洗者祈禱
求主派遣聖神開啟他們的眼睛,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辨
別善惡;有力量去面對不同的誘惑,藉著信從禰的旨意
,生活在光明之中。
2. 請為因信仰受到迫害的人祈禱
祈求 天主堅強他們的信心,以愛充滿他們,讓他們在
艱苦的環境裏仍能常常仰望 上主的仁慈,堅持真理,
勇敢為信仰做見證。
3. 請為福傳的使命祈禱
願仁慈的 天主賞賜我們所需要的熱誠,派遣聖神引導
我們,使我們如同復明的瞎子一樣,熱愛真理與光明,
更積極地把基督之光帶到社會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