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八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
,教宗方济各表示:千萬别做不冷、不热、安逸或
表面的基督徒;教宗强调:耶稣每次召叫我们悔改
,我们都要做出回應;否则,我们都将由罪人變成
腐败的人。
悔改,是一项恩寵、是 天主的眷顾;教宗從當天
禮儀選讀的經文聖若望《默示錄》的段落以及耶稣
与匝凯的相遇談起,講解了悔改的主题。
第一篇讀經中, 上主要求劳狄刻雅的基督徒悔改
;因为,他们掉入了【温床】,處在【安逸的精神
狀態】中。
他们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心神安定;不希
望有任何人来打擾我,带来奇怪的東西。
教宗指出,誰这样生活,就会認為自己甚麼也不缺
;主日去参與彌撒、偶爾也祈祷,自我感覺良好,
處在恩寵之中,也很富足。
教宗提醒说:这种心理狀態是罪惡的狀態;精神上
的安逸,是罪惡的狀態。
上主措詞嚴厲地对他们说:你既然是温的,我必要
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因此, 上主建議他们穿上
衣物,因为,安逸的基督徒是赤身裸体的。
教宗繼續说, 上主也召唤那些生活在虚表中的人
、表面的基督徒做出悔改;这些人自己認為活着,
其實已经死了, 上主勉勵他们保持警醒。
教宗说:外表是这些基督徒的裹屍布;他们是死人
。教宗邀请信徒做良心省察:我是表面的基督徒吗
?我的内心还活着吗?
我擁有靈修生活吗?
能感受到聖神吗?是否聆聽聖神?是否在前進?
或者,一切看上去都不错,無需有任何的自责;我
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没有人说我的不是、我擁有一
切所需、在教会内结了婚、生活在 天主的恩寵内
,感覺心安理得。
这就是表面!表面的基督徒;其實,他已经死了!
我们應該尋找内心尚存的一息生命,懷着記憶和警
醒的態度,重振这生命,好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悔改吧!從表面轉向现實、從温床走向热忱。
第三种被召叫悔改的,是類似匝凯这样的人,税吏
長、富人。
教宗说,匝凯是一位替外國人、為羅馬人效力的贪
官,他背叛了自己的祖國;他像许多我们所知道的
领導那样营私舞弊,非但不为百姓服務,反而利用
百姓謀取私利。
世上真有一些这样的人,百姓十分厭惡他们;这种
人雖然并非不冷不热,也不是死人,他们卻生活在
腐朽中,完全是腐败的人。
然而,匝凯感到了内心的躁動;他心想:人们说,
这位治癒者、这位先知講得非常好;出於好奇,他
也要瞧瞧。
聖神實在精明!祂播撒了好奇的种子。
匝凯为了看见耶稣,甚至,做出一些滑稽的舉動。
設想,一位有身分的领導,那怕是名贪官、一名稅
吏長,为了看到遊行隊伍,竟然爬到了樹上,真是
荒唐、可笑!
教宗说,匝凯并不感到羞恥,他想看见耶稣;因为
,聖神在他内做工。
天主聖言進入了那颗心,带去聖言和喜悦;教宗說
,那些安逸和表面的基督徒似乎忘记了喜悦;可是
,这位貪官却馬上得到了喜悦。
匝凯的心變了、他悔改了;於是,他承诺,如果,
他欺骗过誰,就以四倍賠償。
教宗说:悔改,装入口袋才可靠。
具有心靈的基督徒?
是的,大家都是。
具有靈魂的基督徒?
每個人都是。
然而,擁有口袋的基督徒却寥寥無幾。
匝凯馬上就悔改了,并说了这番肺腑之言。
面对匝凯的話,却有另外一些不願意悔改的人这样
说:祂竟到有罪的人那裏做客!
祂玷污了自己的名聲、喪失了纯潔,祂應該洗净自
己;因为,祂竟到有罪的人那裏做客。
天主的聖言能够改變一切,只是我们并非常有勇氣
相信 天主聖言,接纳在我们内治癒我们的聖言。
教宗最後说,在禮儀年的最後幾個星期,教会希望
我们非常嚴肅地看待我们的悔改,好使我们能在
基督徒生活中繼續前進。
教会告诉我们,要牢记聖言;教会唤起我们的記憶
、呼籲我们珍存好自己的記憶,保持警醒,并遵從
天主聖言,從而開啟一段新的生命、悔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