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米納」的比喻 



眾人聽這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已臨近耶路撒冷,而且,他們都以為  天主的國快要出現,


遂設了一個比喻說:


「有一個貴人起身到遠方去,為取得了王位再回來。


他將自己的十個僕人叫來,交給他們十個「米納」,


並囑咐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


他本國的人一向懷恨他,遂在他後面派代表去說:我們不願意這人為王統治我們。


他得了王位歸來以後,便傳令將那些領了他錢的僕人給他召來,


想知道每個人做生意賺了多少。


第一個前來對他說:主,你的那個「米納」賺了十個「米納」。


主人給他說:好,善僕!你既然在小事上忠信,你要有權掌管十座城。


第二個前來說:主,你的那個「米納」賺了五個「米納」。


主人也給這人說:你也要掌管五座城。


另一個前來說:主,看,你那個「米納」,我收存在手巾裏。


我一向害怕你,因為,你是一個嚴厲的人,


你沒有存放的,也要提取;沒有下種的,也要收割。


主人向他說:惡僕!我就憑你的口供定你的罪。


你不是知道我是個嚴厲的人,沒有存放的,也要提取;沒有下種的,也要收割的嗎﹖


為什麼你不把我的錢存於錢莊﹖迨我回來時,我可以連本帶利取出來。


主人便向侍立左右的人說:你們把他那個「米納」奪過來,給那有十個的。


他們向他說:主,他已有十個「米納」了。


我告訴你們: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至於,那些敵對我,不願意我做他們君王的人,你們把他們押到這裏,在我面前殺掉。」


耶穌說了這些話,就領頭前行,上耶路撒冷去了。    ( 路十九 11 ~ 28 )




無論早晨還是下午,只要請來工人入園工作,主人都給同樣多的工錢;


揮霍掉一半家產的兒子落魄歸來,父親還為他宰牛宴請朋友 ──


這些比喻中的理財方式不合慣例,背後的愛卻感人至深。
 
不過,今天福音中的比喻似乎有點特別;


那些用主人給的銀兩多賺了五個或十個的僕人,受到稱讚還得到加倍獎賞;


對那個沒有用錢做任何投資的僕人,主人則大發雷霆,追回預付的基金,還嚴重處罰他。


怎麼,耶穌的價值觀改變了?耶穌的價值觀沒有變,問題出於僕人身上。


耶穌不在乎事情的結果,卻很在乎人行事的態度和動機:有沒有渴望?是否願意抓住機會?


有無落實渴望的行動?有無認錯悔改之心?

勞作時間不同,卻獲得相同數額的工資,因為,他們都渴望工作,儘管找到工作的時間有先有後;


浪子歸來受到款待,因為,他悔悟自己的過錯,真心渴望重返父親身邊。


至於,將錢埋在地下,不善加利用的僕人,到最後仍滿口抱怨,毫無悔意,


他得到他所抱怨的東西。

主耶穌,請讓我以積極的態度回應祢的恩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