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
,教宗方济各表示:肩上没有十字架的基督徒
、不願与耶稣一同揹负十字架的基督徒,無法
理解救世主基督。
基督徒等同於帮助耶稣【揹十字架的基勒乃人
西满】;有信德的人認同这样的觀點:一個人
如果与耶稣一同承受十字架的重量,他就屬於
耶稣;否则,便走上了一條看似美好却不真實
的道路。
教宗的彌撒講道圍繞當天的福音展開;福音中
寫道:基督問祂的門徒,眾人說祂是誰 ?
祂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
我们從福音事蹟中看到,耶稣在極力保護自己
的真實身分;教宗说,在多個场合上,耶穌要
求人不公開祂的身分;并多次阻止魔鬼透露祂
做为拯救世界的 天主子的本性。
教宗解释说,耶稣这样做,是为了不讓群眾誤
解,認為默西亞如同一位將軍前来趕走羅馬人
。只有在私底下,耶穌才给十二門徒講解祂的
真實身分。
教宗说:人子、即默西亞、受傅者,必需受许
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们棄绝、被殺害
,然後,復活。
默西亞的道路、義人的道路就是受難和揹十字
架。
當耶稣解釋祂自己的身分时,他们不願意弄明
白;在瑪竇福音中,甚至看到伯多禄拒绝接受
这條路。
然而,耶稣開始履行祂自己身分的奥蹟说:
『是的,我是 天主子;但是,这是我的路,
我必需走这條苦路』。
耶稣用这种教育方式预備門徒和群眾的心,讓
他们明白 天主的奥秘。
教宗说: 天主的爱是多麼大;罪惡是多麼醜
;耶稣以死在十字架上的身分拯救我们。
没有十字架,我们就無法理解救世主耶稣基督
!我们至多可以想到,祂是一位大先知,行了
善事,是一位聖人。
當時,門徒和群眾的心还没有做好準備去理解
祂;他们不理解先知的話,也不理解耶稣就是
祭献的羔羊。
教宗指出:只有到聖枝主日那天,基督才允许
群眾以这句奉 上主之名而来的應該受讚頌的
歡呼、【大概地】道出祂的身分。
只有在祂死後,耶稣的身分才完全彰顯出来;
然而,对耶稣的第一次宣認却出自羅馬百夫長
的口。
因此,耶稣慢慢地预備我们,以便我们更好地
理解祂,并帮助我们揹起自己的十字架,走上
祂通往救贖的道路。
教宗最後说:耶稣预備我们做基勒乃人,以便
帮助祂揹负十字架;没有十字架,我们基督徒
的生活则名不副實。
我们基督徒的身分也應該得到守護,并且不要
認為做基督徒是一种功德;其實,它是一條在
精神上日趨完善的道路。
做基督徒,不是自己的功德;完全是
天主的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