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看見就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若二十 19~31)
作者 蔣劍秋神父
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
,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
們平安 !」
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
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
同樣派遣你們」。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 !
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
留」。
十二人中的一位、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
有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
他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祂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
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祂的肋膀;我絕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裏,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
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 !」
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裏來,看看我的手
罷 ! 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做無信的人,
但要做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 ! 我 天主 ! 」
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
看見就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 」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跡,沒有記在這部書上
;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
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祂的名獲得生命。
從今天的福音內容,多數人看多默宗徒是一位缺乏信仰的
人;因為,他要見到復活的耶穌,才信;見不到,不信。
耶穌卻說 : 『沒有看見就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 』
有的解經家認為,多默不是不信;是事出突然。
耶穌的復活,為他來說,是太好的訊息了,令人喜出望外
;正如宗徒們第一次見到復活的耶穌時一樣,雖然歡喜,
還是不敢相信,只是驚訝。
信仰,不是意識形態;是人同復活基督的個人關係。因此
,信仰基於對宗教的熱誠、對基督的愛,對宗教有熱誠的
人才會對宗教信仰有興趣。對基督有愛的人,才能去追尋
基督。
從追尋中,更能認識基督;越認識基督,越能相信基督。
這是種良性的循環,使人同 天主的關係愈來愈深,信仰
愈來愈強。
做學問的人,愛他的學科,才會致力研究;當他相信前人
的成果,並加以研究時,方能產生新的發現。
這新的發現,正是他對該學科的進一步認識,也能增進他
對該學科的愛好;科學家的成就,由此而生。
不同的是,信仰,是一超越本性的恩賜,不是憑人的智慧
;是 天主的賜予。
天主將這恩賜賜予所有的人;有的人拒絕它、有的人忽視
它、有的人接受它。
拒絕與忽視它的人,不可能產生對 天主的信仰。
接受它的人,有的是馬馬虎虎、不大在意;有的十分認真
。不大在意的人,對 天主的信仰感到迷迷糊糊,只在心
血來潮時,進進教堂、念念經,同
天主的關係若即若離。
十分認真的人,對 天主的信仰有一份深厚的愛;生活的
每一片段都在尋求 天主的旨意。他們同
天主的關係,能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也是信仰的
最高境界。
我們都有信仰;每個人要問自己的是 : 我同
天主的個人關係如何 ?
關係越好的,越有福。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