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是四旬期第一主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正午時分舉行念三鐘經活動時,和聚集在
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們談了罪的意義;他請大家努力尋找真自由。
四旬期,是爲準備基督復活節的一條靈修道路;教宗說,是要跟隨走向十字架的耶穌,那是
他救世使命的高峰。
爲什麽有四旬期?爲什麽有十字架?
教宗說,最根本的回答是:因爲有邪惡;更好說,有罪存在。
根據聖經,罪,是每一個邪惡的最大導因;可是,教宗指出,不是總可以這樣回答,而且,
許多人也不接納【罪】這個字,因爲,它假設了一個對世界和對人的宗教性觀點。事實上,
如果,將 天主從世界中取消,就不能談罪了;就好像沒有太陽,就不會有影子一樣。
教宗說,【罪的意義】,與心理學所說的【罪惡的意義】不同;罪的意義是,因爲重新發現
天主的意義而來的。
教宗繼續解釋說,面對道德上的邪惡, 天主的態度是反對罪而拯救罪人;教宗這樣說
:『 天主不容忍邪惡,因爲, 天主是愛、公義、忠信,正因爲如此,他不願罪人死亡,
却希望罪人改過遷善而生活。爲了拯救人類, 天主做出了介入的行動,我們在猶太人民的
歷史中看到了;比如,將他們從埃及的奴役中釋放出來。 天主决心要將他的子女從奴役中
釋放出來,帶領他們走向自由。最嚴峻的奴役則是罪的奴役。』
爲此, 天主派遣了他的聖子到世界上來,爲了將人類從撒旦的控制下釋放出來;撒旦是所
有罪的原始和導因。 天主將聖子派遣到我們會死的血肉中,使他成爲贖罪的犧牲者,爲我
們死在十字架上。
魔鬼却盡一切力量來對抗 天主這個拯救世人的計畫;正如福音有關耶穌在曠野中受試探的
記載所展示的,在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我們都誦讀這段福音。
進入禮儀年的這個時期中,意味著我們每一次都與基督一起對抗罪,與魔鬼做精神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