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四旬期第三主日,教宗方濟各持續在
聖瑪爾大之家主持彌撒;在彌撒開始之際,教宗為
病人及在此艱難時刻確保基本服務的勞動者祈禱。
教宗說:在四旬期的第三主日,讓我們大家為病人
和受苦者同心祈禱;今天,我特別要跟你們大家一
起為保障社會運作的勞動者祈禱,包括:藥局、超
市和大眾運輸的勞工以及員警,讓我們為所有正在
值勤的人祈禱,願在這一時刻,社會生活、城市的
生活仍能向前邁進。
在講道中,教宗闡述了主日福音若四 5~15,19~
26,39~42,他指出,當天的福音記載了一段真實
發生過的對話,而非比喻;那是耶穌與一名犯了罪
的婦女的對話。
在福音中,耶穌首次表明自己的身分、祂向一位勇
敢吐露自己真實情況的罪婦表明身分。
然後,這位罪婦向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
說出了我所做過的一切事;莫非祂就是默西亞嗎?』
教宗闡明,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的對話,並非神學
辯論,是談論實情。
她的真實情況使她得到聖化、成為義人;耶穌藉著
她的真實情況來宣講福音:一個人若不坦然面對自
己真實的樣貌,就不能做耶穌的門徒。
教宗表示,如果,一個人只是論證「在這座山、在
那裏朝拜 天主」,他就不能做耶穌的門徒。
長久以來,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互不交談;但是,
這位婦女有勇氣跟耶穌對話,她勇敢地對耶穌提出
的活水感興趣,因為,她知道自己口渴。
她有勇氣坦承自己的軟弱和罪過;更有甚者,她勇
敢地拿自己的經歷做為擔保,宣認耶穌是一位先知。
上主始終渴望透明的對話、毫不隱藏;教宗說:「
我跟 上主談論我的真實情況,進而藉著聖神的威
能,從我的實情出發,找到真理,即:
上主是救主,祂來拯救我和我們眾人。
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這段坦白的對話,最終,促使
人們宣認耶穌是默西亞,促成那些人皈依 上主。
上主看見『莊稼已經發白』;因為,收穫的時期到
了」。
最後,教宗祈禱說:「願 上主賜給我們恩寵,讓
我們始終以真理祈禱,帶著自己的實情轉向
上主,而非帶著他人的真實情況、或是在論證中『
蒸餾過』的真理轉向祂」。